first commit

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张乾
2024-10-16 06:37:41 +08:00
parent 633f45ea20
commit 206fad82a2
3590 changed files with 680090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

View File

@ -0,0 +1,385 @@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07 Torchvision数据增强让数据更加多样性
你好,我是方远。
上一节课我们一同迈出了训练开始的第一步——数据读取初步认识了Torchvision学习了如何利用Torchvision读取数据。不过仅仅将数据集中的图片读取出来是不够的在训练的过程中神经网络模型接收的数据类型是Tensor而不是PIL对象因此我们还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比如图像格式的转换。
与此同时加载后的图像数据可能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图像变换与增强操作例如裁切边框、调整图像比例和大小、标准化等以便模型能够更好地学习到数据的特征。这些操作都可以使用torchvision.transforms工具完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利用Torchvision如何进行数据预处理操作如何进行图像变换与增强。
图像处理工具之torchvision.transforms
Torchvision库中的torchvision.transforms包中提供了常用的图像操作包括对Tensor 及PIL Image对象的操作例如随机切割、旋转、数据类型转换等等。
按照torchvision.transforms 的功能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数据类型转换、对PIL.Image 和 Tensor进行变化和变换的组合。下面我们依次来学习这些类别中的操作。
数据类型转换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读取数据集中的图片读取到的数据是PIL.Image的对象。而在模型训练阶段需要传入Tensor类型的数据神经网络才能进行运算。
那么如何将PIL.Image或Numpy.ndarray格式的数据转化为Tensor格式呢这需要用到transforms.ToTensor() 类。
而反之将Tensor 或 Numpy.ndarray 格式的数据转化为PIL.Image格式则使用transforms.ToPILImage(mode=None) 类。它则是ToTensor的一个逆操作它能把Tensor或Numpy的数组转换成PIL.Image对象。
其中参数mode代表PIL.Image的模式如果mode为None默认值则根据输入数据的维度进行推断
输入为3通道mode为RGB
输入为4通道mode为RGBA
输入为2通道mode为LA;
输入为单通道mode根据输入数据的类型确定具体模式。
说完用法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加深理解。以极客时间的LOGO图片文件名为jk.jpg为例进行一下数据类型的相互转换。具体代码如下。
from PIL import Image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transforms
img = Image.open('jk.jpg')
display(img)
print(type(img)) # PIL.Image.Image是PIL.JpegImagePlugin.JpegImageFile的基类
'''
输出:
<class 'PIL.JpegImagePlugin.JpegImageFile'>
'''
# PIL.Image转换为Tensor
img1 = transforms.ToTensor()(img)
print(type(img1))
'''
输出:
<class 'torch.Tensor'>
'''
# Tensor转换为PIL.Image
img2 = transforms.ToPILImage()(img1) #PIL.Image.Image
print(type(img2))
'''
输出:
<class 'PIL.Image.Image'>
'''
首先用读取图片查看一下图片的类型为PIL.JpegImagePlugin.JpegImageFile这里需要注意PIL.JpegImagePlugin.JpegImageFile类是PIL.Image.Image类的子类。然后用transforms.ToTensor() 将PIL.Image转换为Tensor。最后再将Tensor转换回PIL.Image。
对 PIL.Image 和 Tensor 进行变换
torchvision.transforms 提供了丰富的图像变换方法例如改变尺寸、剪裁、翻转等。并且这些图像变换操作可以接收多种数据格式不仅可以直接对PIL格式的图像进行变换也可以对Tensor进行变换无需我们再去做额外的数据类型转换。
下面我们依次来看一看。
Resize
将输入的 PIL Image 或 Tensor 尺寸调整为给定的尺寸,具体定义为:
torchvision.transforms.Resize(size, interpolation=2)
我们依次看下相关的参数:
size期望输出的尺寸。如果 size 是一个像 (h, w) 这样的元组,则图像输出尺寸将与之匹配。如果 size 是一个 int 类型的整数,图像较小的边将被匹配到该整数,另一条边按比例缩放。
interpolation插值算法int类型默认为2表示 PIL.Image.BILINEAR。
有关Size中是tuple还是int这一点请你一定要注意。
让我说明一下在我们训练时通常要把图片resize到一定的大小比如说128x128256x256这样的。如果直接给定resize后的高与宽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设定的是一个int型较长的边就会按比例缩放。
在resize之后呢一般会接一个crop操作crop到指定的大小。对于高与宽接近的图片来说这么做问题不大但是高与宽的差距较大时就会crop掉很多有用的信息。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续的图像分类部分还会遇到到时我在详细展开。
我们还是以极客时间的LOGO图片为例一起看一下Resize的效果。
from PIL import Image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transforms
# 定义一个Resize操作
resize_img_oper = transforms.Resize((200,200), interpolation=2)
# 原图
orig_img = Image.open('jk.jpg')
display(orig_img)
# Resize操作后的图
img = resize_img_oper(orig_img)
display(img)
首先定义一个Resize操作设置好变换后的尺寸为(200, 200)然后对极客时间LOGO图片进行Resize变换。-
原图以及Resize变换后的效果如下表所示。
剪裁
torchvision.transforms提供了多种剪裁方法例如中心剪裁、随机剪裁、四角和中心剪裁等。我们依次来看下它们的定义。
先说中心剪裁,顾名思义,在中心裁剪指定的 PIL Image 或 Tensor其定义如下
torchvision.transforms.CenterCrop(size)
其中size表示期望输出的剪裁尺寸。如果 size 是一个像 (h, w) 这样的元组,则剪裁后的图像尺寸将与之匹配。如果 size 是 int 类型的整数,剪裁出来的图像是 (size, size) 的正方形。
然后是随机剪裁,就是在一个随机位置剪裁指定的 PIL Image 或 Tensor定义如下
torchvision.transforms.RandomCrop(size, padding=None)
其中size代表期望输出的剪裁尺寸用法同上。而padding表示图像的每个边框上的可选填充。默认值是 None即没有填充。通常来说不会用padding这个参数至少对于我来说至今没用过。
最后要说的是FiveCrop我们将给定的 PIL Image 或 Tensor ,分别从四角和中心进行剪裁,共剪裁成五块,定义如下:
torchvision.transforms.FiveCrop(size)
size可以是int或tuple用法同上。-
掌握了各种剪裁的定义和参数用法以后,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剪裁操作具体如何调用,代码如下。
from PIL import Image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transforms
# 定义剪裁操作
center_crop_oper = transforms.CenterCrop((60,70))
random_crop_oper = transforms.RandomCrop((80,80))
five_crop_oper = transforms.FiveCrop((60,70))
# 原图
orig_img = Image.open('jk.jpg')
display(orig_img)
# 中心剪裁
img1 = center_crop_oper(orig_img)
display(img1)
# 随机剪裁
img2 = random_crop_oper(orig_img)
display(img2)
# 四角和中心剪裁
imgs = five_crop_oper(orig_img)
for img in imgs:
display(img)
流程和Resize类似都是先定义剪裁操作然后对极客时间LOGO图片进行不同的剪裁。-
具体剪裁效果如下表所示。
翻转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翻转操作。torchvision.transforms提供了两种翻转操作分别是以某一概率随机水平翻转图像和以某一概率随机垂直翻转图像。我们分别来看它们的定义。
以概率p随机水平翻转图像定义如下
torchvision.transforms.RandomHorizontalFlip(p=0.5)
以概率p随机垂直翻转图像定义如下
torchvision.transforms.RandomVerticalFlip(p=0.5)
其中p表示随机翻转的概率值默认为0.5。-
这里的随机翻转是为数据增强提供方便。如果想要必须执行翻转操作的话将p设置为1即可。
以极客时间的LOGO图片为例图片翻转的代码如下。
from PIL import Image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transforms
# 定义翻转操作
h_flip_oper = transforms.RandomHorizontalFlip(p=1)
v_flip_oper = transforms.RandomVerticalFlip(p=1)
# 原图
orig_img = Image.open('jk.jpg')
display(orig_img)
# 水平翻转
img1 = h_flip_oper(orig_img)
display(img1)
# 垂直翻转
img2 = v_flip_oper(orig_img)
display(img2)
翻转效果如下表所示。
只对Tensor进行变换
目前版本的Torchvisionv0.10.0)对各种图像变换操作已经基本同时支持 PIL Image 和 Tensor 类型了因此只针对Tensor的变换操作很少只有4个分别是LinearTransformation线性变换、Normalize标准化、RandomErasing随机擦除、ConvertImageDtype格式转换
这里我们重点来看最常用的一个操作标准化其他3个你可以查阅官方文档。
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每一个数据点减去所在通道的平均值,再除以所在通道的标准差,数学的计算公式如下:
\[output=(input-mean)/std\]而对图像进行标准化,就是对图像的每个通道利用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正则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数据集中所有的图像分布都相似,这样在训练的时候更容易收敛,既加快了训练速度,也提高了训练效果。
让我来解释一下:首先,标准化是一个常规做法,可以理解为无脑进行标准化后再训练的效果,大概率要好于不进行标准化。
我把极客时间的LOGO读入后所有像素都减去50获得下图。
对于我们人来说是可以分辨出这也是极客时间的LOGO。但是计算机也就是卷积神经网络就不一定能分辨出来了因为卷积神经网络是通过图像的像素进行提取特征的这两张图片像素的数值都不一样凭什么还让神经网络认为是一张图片
而标准化后的数据就会避免这一问题,标准化后会将数据映射到同一区间中,一个类别的图片虽说有的像素值可能有差异,但是它们分布都是类似的分布。
torchvision.transforms提供了对Tensor进行标准化的函数定义如下。
torchvision.transforms.Normalize(mean, std, inplace=False)
其中,每个参数的含义如下所示:
mean表示各通道的均值
std表示各通道的标准差
inplace表示是否原地操作默认为否。
以极客时间的LOGO图片为例我们来看看以(R, G, B)均值和标准差均为(0.5, 0.5, 0.5)来标准化图片后,是什么效果。
from PIL import Image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transforms
# 定义标准化操作
norm_oper = transforms.Normalize((0.5, 0.5, 0.5), (0.5, 0.5, 0.5))
# 原图
orig_img = Image.open('jk.jpg')
display(orig_img)
# 图像转化为Tensor
img_tensor = transforms.ToTensor()(orig_img)
# 标准化
tensor_norm = norm_oper(img_tensor)
# Tensor转化为图像
img_norm = transforms.ToPILImage()(tensor_norm)
display(img_norm)
上面代码的过程是,首先定义了均值和标准差均为(0.5, 0.5, 0.5)的标准化操作然后将原图转化为Tensor接着对Tensor进行标准化最后再将Tensor转化为图像输出。
标准化的效果如下表所示。
变换的组合
其实前面介绍过的所有操作都可以用 Compose 类组合起来,进行连续操作。
Compose类是将多个变换组合到一起它的定义如下。
torchvision.transforms.Compose(transforms)
其中transforms是一个Transform对象的列表表示要组合的变换列表。-
我们还是结合例子动手试试如果我们想要将图片变为200*200像素大小并且随机裁切成80像素的正方形。那么我们可以组合Resize和RandomCrop变换具体代码如下所示。
from PIL import Image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transforms
# 原图
orig_img = Image.open('jk.jpg')
display(orig_img)
# 定义组合操作
composed = transforms.Compose([transforms.Resize((200, 200)),
transforms.RandomCrop(80)])
# 组合操作后的图
img = composed(orig_img)
display(img)
运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也推荐你动手试试看。
结合datasets使用
Compose类是未来我们在实际项目中经常要使用到的类结合torchvision.datasets包就可以在读取数据集的时候做图像变换与数据增强操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还记得上一节课中在利用torchvision.datasets 读取MNIST数据集时有一个参数“transform”吗它就是用于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操作的例如数据增强、归一化、旋转或缩放等。这里的“transform”就可以接收一个torchvision.transforms操作或者由Compose类所定义的操作组合。
上节课中我们在读取MNIST数据集时直接读取出来的图像数据是PIL.Image.Image类型的。但是遇到要训练手写数字识别模型这类的情况模型接收的数据类型是Tensor而不是PIL对象。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transform”参数使数据在读取的同时做类型转换这样读取出的数据直接就可以是Tensor类型了。
不只是数据类型的转换我们还可以增加归一化等数据增强的操作只需要使用上面介绍过的Compose类进行组合即可。这样在读取数据的同时我们也就完成了数据预处理、数据增强等一系列操作。
我们还是以读取MNIST数据集为例看下如何在读取数据的同时完成数据预处理等操作。具体代码如下。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transforms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datasets
# 定义一个transform
my_transform = transforms.Compose([transforms.ToTensor(),
transforms.Normalize((0.5), (0.5))
])
# 读取MNIST数据集 同时做数据变换
mnist_dataset = datasets.MNIST(root='./data',
train=False,
transform=my_transform,
target_transform=None,
download=True)
# 查看变换后的数据类型
item = mnist_dataset.__getitem__(0)
print(type(item[0]))
'''
输出:
<class 'torch.Tensor'>
'''
当然MNIST数据集非常简单根本不进行任何处理直接读入的话效果也非常好但是它确实适合学习来使用你可以在利用它进行各种尝试。
我们下面先来看看在图像分类实战中使用的transform可以感受一下实际使用的transforms是什么样子
transform = transforms.Compose([
transforms.RandomResizedCrop(dest_image_size),
transforms.RandomHorizontalFlip(),
transforms.ToTensor(),
transforms.Normalize(mean=[0.485, 0.456, 0.406], std=[0.229, 0.224, 0.225])
])
这也是我在项目中使用的transform。数据增强的方法有很多不过根据我的经验来看并不是用的越多效果越好。
小结
恭喜你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我来给你做个总结。
今天的重点内容就是torchvision.transforms工具的使用。包括常用的图像处理操作以及如何与torchvision.datasets结合使用。
常用的图像处理操作包括数据类型转换、图像尺寸变化、剪裁、翻转、标准化等等。Compose类还可以将多个变换操作组合成一个Transform对象的列表。
torchvision.transforms与torchvision.datasets结合使用可以在数据加载的同时进行一系列图像变换与数据增强操作不仅能够直接将数据送入模型训练还可以加快模型收敛速度让模型更好地学习到数据特征。
当然我们在实际的项目中会有自己的数据而不会使用torchvision.datasets中提供的公开数据集我们今天讲的torchvision.transforms 同样可以在我们自定义的数据集中使用,关于这一点,我会在图像分类的实战中继续讲解。
下节课中我们会介绍Torchvision中其他有趣的功能。包括经典网络模型的实例化与其他有用的函数。
每课一练
Torchvision中 transforms 模块的作用是什么?
欢迎你在留言区跟我交流讨论也欢迎你把这节课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和他一起尝试一下Torchvision的各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