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左耳听风/009答疑解惑:渴望、热情和选择.md
2024-10-16 06:37:41 +08:00

82 lines
10 KiB
Markdown
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009 答疑解惑:渴望、热情和选择
今天是 10 月的最后一天,我的答疑文章如期而至。自从专栏上线以来,我陆陆续续从专栏留言、微信、微博、公开演讲等多种途径收到了一些读者的提问。在这篇答疑文章中,我特意挑选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个问题来回答。
加班太严重完全没有时间学习,怎么办?
为什么你能写出这么多东西?
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发展?
加班太严重完全没有时间学习,怎么办?
在过去 7 年,这个问题我已经被很多人问过无数遍了。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统一回答一下。老实说,我真的很理解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非常大这事儿,现在的公司加班非常狠,尤其在大城市工作还要算上在路上奔波的时间,这样一来就完全没有时间去学习和成长了。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我们在通宵打游戏,追美剧,泡妞的时候,从来不会给自己找借口说时间不够。我们总是能够挤得出时间来干这些“顺人性”的事,甚至做到废寝忘食,而不找任何借口。
所以,我觉得,可能并不在于加班和工作强度大到没时间,关键看你对学习有多少的渴望程度,对要学的东西有多大的热情。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习这事其实是个逆人性的事。逆人性的事基本上都是要付出很多,而且还要坚持很久。所以,如果对学习没有渴望的话,或是不能从学习中找到快乐的话,那么其实是很难坚持的,无论你有没有时间。
说两个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 2001 年到 2002 年,那时我还是一个外包程序员,有一整年被当成劳动力外包进了某银行做软件开发,从早上 9 点工作到晚上 10 点,每周要从周一直工作到周六。但是我是每天晚上坚持看半个小时到 1 个小时的书,看得不多,一天 2-3 页。一年后我看完了两本经典书一本是《TCP/IP 详解:卷 I》另一本是《UNIX 环境高级编程》。
第二个故事,是在 2002 年到 2003 年的时候,我到了一家做分布式系统的公司工作。因为哪里的技术比较复杂,我有点跟不上,所以,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我都会到公司来,不是工作,而是看书学习(因为那时我是一个北漂,完全没有个人电脑,只能去蹭公司的电脑)。这导致公司的物管都认识我,经常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打我的电话,让我帮物业做点小事。比如某空调漏水,让我帮他们去把接水的桶倒一下……
我真的不算聪明的人,但是,我对学习真的是有渴望的。说得好听一点,我希望自己在不停地成长,不辜负生活在这个信息化大变革的时代。说得不好的一点,就是我从银行出来了,很多人要看我的笑话,我不能让他们看我的笑话,所以我必需努力。我的渴望就来自这两点。
时间一定是能找得到的,就看你对你要干的事有多大的渴望程度和多大的热情。 只要你真的想做,你就一定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招儿来为自己挤出时间。
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会写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主题,敬请关注。
为什么你能够写出这么多东西?
其实,还是上面的那个问题,就是你对写作这个事有多少的兴趣和热情。
我还是先说一下,我对写东西这个事的热情是怎么来的。从 2002 年开始写东西到今天,我基本上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学习的阶段。因为在我刚入行的时候,软件公司对文档的要求还是比较重的,干什么事都要写个文档,所以,我就有了写文档的习惯。不过,这个阶段,对我个人来说,我会把学习到的东西都以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来,方便我以后可以翻出来看看。所以,这个阶段主要还是学习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有利益驱动的阶段。正如《程序员如何用技术变现》一文中提到的,因为我写的一篇技术文章,让我接到了一个培训的私活,在两天内就挣了一个月的工资,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有了更多的热情来写文章。
第三个阶段,是记录自己观点打自己脸的阶段。这个时候,我遇到了博客火爆的时代,我看到很多人写博客来记录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我也跟着写博客,记录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间一长,我发现,有个有趣的事——我看自己好几年前写的东西,发现,要么是我以前记录的观点打了现在的脸,要么就是我现在打了自己过去的脸。这种有点科幻色彩的跨时空打自己脸的方式,让我觉得很好,因为你能够看到自己成长的过程,并能够对自己进行修正,真是太好了。
第四个阶段,是与他人交互的阶段。我开始写好多观点鲜明,甚至有些看上去比较极端或是理想的东西。而且我的文章开始有很多人转载和评论,还时不时地能引发争论。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收获也很多,因为一旦一件事被真正的讨论起来(而不是点赞和转发),就会出现很多东西命中了我的认识盲区。虽然会被别人批评或是指责,但是,我从中收获得更多,因为我会从不同的观点,别人的批评中,让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和成熟。
而且,我从写作中还能收获对自己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让我能够更好更漂亮地与别人交流和沟通。这一点对于我们整天面对电脑的技术人员来说,太重要了。
我能从写作中得到这么多的好处,我当然就能坚持下来了。虽然,我近几年的文章更新频率比较低,但是,我还是在坚持,因为我能从中收获很多对我个人有帮助、有提升、有价值的东西。
我相信,只要你坚持下来,你一定也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
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发展?
这也是一个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老实说,我因为这个问题写了好多文章,比如在 CoolShell 上的《技术人员的发展之路》、《算法与人生》,包括在知乎上的一些回答。不过,老实说,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追求,所以,这是一个完全没有正确答案的话题。虽然我给不出具体的答案,但是我还是可以给出一些相关的思路。希望这些思想能让你有启发,能让你能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或是人生有更清楚的规划和思考。
总体来说,我把人生分成两个阶段。
一个是在 20-30 岁,这是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要的是开阔眼界,把基础打扎实,努力学习和成长。
另一个是在 30-40 岁这是人生发展的阶段。因为整个社会一定会把社会的重担交给这群人的30-40 岁的人年富力强,既有经验又有精力,还敢想敢干,所以这群人是整个社会的中流砥柱。在这个阶段,你需要明确自己奋斗的方向,需要做很有挑战的事,需要发展自己的技术领导力(关于如何发展技术领导力,可以参看我在本专栏的相关文章)。
而过了 40 岁,你的事业和人生有可能会被定型,不过也不是绝对的。我只是想说,从 20-40 岁这 20 年是我们每个人最黄金的发展年龄,需要我们每个人好好把握。
除此之外,我们再给大家一些建议。
客观地审视自己。找到自己的长处,不断地在自己的长处上发展自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才能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不然,目标设置得过高自己达不到,反而让自己难受。在职场上,审视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隔三差五就出去面试一把,看看自己在市场上能够到什么样的级别。如果你超过了身边的大多数人,你不妨选择得激进一些冒险一些,否则,还是按部就班地来吧。
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不确定这个事,你就会纠结,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就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注意,你不可能什么都要,你需要极端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所谓“极端”,就是自己不会受到其它东西或其它人的影响,不会因为这条路上有人退出你会产生怀疑,也不会因为别的路上有人成功了,你会羡慕。
注重长期的可能性而不是短期的功利。20-30 岁应该多去经历一些有挑战的事,多去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可能性的事。多去选择能让自己成长的事,尤其是能让自己开阔眼界的事情。人最害怕的不是自己什么都不会,而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会。
尽量关注自己会得到的东西,而不是自己会失去的东西。因为无论你怎么选,你都会有得有失的。(绝大多数人都会考虑自己会失去的,而不是考虑自己会得到的。)
不要和大众的思维方式一样。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所以,如果你的思维方式和大众一样,这意味着你做出来的选择也会和大众一样平庸。如果你和大众不一样,那么只有两种情况,一个是你比大多数人聪明,一个是你比大多数人愚蠢。
希望我的这些思考能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我最近有个感慨就是,很多事情能做到什么程度,其实在思想的源头就被决定了,因为它会绝大程度地受到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思维方式、格局观、价值观等因素影响。这些才是最本源的东西,甚至可以定义成思维的“基因”。就我们程序员而言,我认为,编码能力很重要,但是技术视野、技术洞察力,以及我们如何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