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程序员进阶攻略/19障碍:从计划到坚持,再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md
2024-10-16 09:49:17 +08:00

95 lines
7.8 KiB
Markdown
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19 障碍:从计划到坚持,再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设定一个计划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执行计划。若你能够坚持把计划执行下去,想必就能超越绝大部分人,因为大部分人的计划最终都半途而废了。
为什么那么多计划都半途而废了?在执行计划时,你会碰到怎样的障碍?我想从计划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来分析下。
酝酿
酝酿期,是计划的早期雏形阶段;这阶段最大的障碍来自内心:理性与感性的冲突。
计划的目标是源自内心的,但也是有难度的,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也就不用计划了。这些需要坚持的事情,通常都 “不好玩”,而人是有惰性的,内心里其实并不愿意去做,这是我们感性的部分。但理性告诉我们,去完成这些计划,对自己是有长远好处的。这,就是冲突的地方。
就以我自己写作的例子来看,我不是一开始就写作的,我是工作了 5 年后,碰到了平台期,撞上了天花板,感觉颇为迷茫。于是就跑到网上到处看看有没有人分享些经验,找找道路。然后,看到了一些 “大神” 们写的博客,分享了他们一路走过的经历,在我迷茫与灰暗的那个阶段的航行中,就像一盏灯塔指引着前进方向。
于是我在想,也许我也可以开始写写东西。那时,内心里出现了两个声音,一个声音说:“你现在能写什么呢?有什么值得写的吗?有人看吗?”而另一个声音反驳说:“写,好过不写,写作是一件正确的事,就算没人看,也是对自己一个时期的思考和总结。”
最终,理性占了上风,开启了写作计划,然后注册了一个博客,想了一句签名:“写下、记下、留下”。
启动
启动期,是计划从静止到运动的早期阶段;这阶段的最大障碍是所谓的“最大静摩擦力”。
我们都学过初中物理,知道 “最大静摩擦力” 是大于 “滑动摩擦力” 的,也就是说要让一个物体动起来所需要的推力,比它开始运动后要大一些。这个现象,放在启动一个计划上时,也有类似的感觉,所以才有一句俗语叫:“万事开头难”。
还是回到我开始写作那个例子,我的第 1 篇博客的写作过程,至今还记得很清楚:一个周六的下午,在租的小房间里整整写了一下午。写得很艰苦,总感觉写得不好,不满意。最后一看天都黑了,肚子也饿了,就勉勉强强把它发了出去。
发出去后的前两天,我也会经常去刷新,看看阅读量有多少,有没有人评论啊。让人失望的是,前一个声音的说法变成了事实:的确没什么人看。两天的点击量不到一百,一条评论也没有,而且这一百的阅读计数里,搞不好还有些是搜索引擎的爬虫抓取留下的。
但是,写完了第一篇,我终于克服了写作的 “最大静摩擦力” 开始动了起来,一直写到了今天,这已经过去了 7 年。
执行
执行期,是计划实现过程中最漫长的阶段;这阶段的最大障碍就是容易困倦与乏味。
漫长的坚持过程期,大部分时候都是很无聊、乏味的,因为真实的人生就是这样,并没有那么多戏剧性的故事。所以,我在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爱看小说、电视剧和电影的原因吧,戏中的人物经历,总是更有戏剧性。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在一次谈话中谈及人生,他用了一组形象的类比来描述人生。我翻译过来并演绎了一下,如下面系列图示:
其中,纵坐标表示生活的幸福程度。越往上,代表幸福指数越高;越往下,代表幸福指数越低。中间的横线表示普通大众的平凡人生。
那么先来看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从 “丑小鸭” 变 “白天鹅”的故事:灰姑娘 。
我们从小就听过这个故事,人们喜欢这样的故事。同样的故事内核,被用在不同的故事里书写了上千次,传诵了上千年。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故事,而下面则是一个稍微悲伤点的故事。
故事虽以悲剧开始,但好在以喜剧结束。人们也喜欢这样的故事,生活不就该这样吗?问题是,真实的生活可能是下面这样的。
没有那么多大起大落,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只是在经历一些平平凡凡的琐事。也许其中有些会让你感到高兴与兴奋,有些又让你感到烦躁与郁闷。但这些琐事都不会沉淀进历史中,被人们传诵上千年,它仅仅对你自己有意义。
所以呢,你明白为什么你感觉你的坚持那么无聊、单调与乏味了吧,大多数时候它都缺乏像 “灰姑娘” 故事曲线的戏剧性。而对抗这种过程的无聊,恰恰需要的就是故事。你看人类的历史上为什么要创造这么多戏剧性的故事,让这些戏剧性的故事包围了我们的生活,让人们想象生活充满了戏剧性,这种想象是治疗乏味的良药,也成为了创造更美好生活的动力。
万维钢的一篇文章《坚持坚持再坚持》里也提到:
故事的价值不在于真实准确,而在于提供人生的意义。
坚持,特别是长期的坚持,是需要动力的,而动力来自目标和意义。而获得目标与意义的最好方式是讲好一个故事。你看,成功的企业家会把未来的愿景包进一个美好的故事里,让自己深信不疑;然后再把这个故事传播出去,把所有相信这个故事的人聚在一起去追寻这个故事;最后,这个关于未来的故事就这样在现实中发生了。
漫长的人生,你需要为自己讲好一个故事。
挫败
挫败,不是一个阶段,而是坚持路上的一些点;正是在这些点上你遭遇了巨大的挫败感。
为什么会产生挫败感?可能的原因有,一开始你就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难,直到走了一段后才发现这太难了。一开始就评估清楚一个计划的难度,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经历和金钱,甚或有更高的技能与能力要求,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而如果你计划的是一件从来没做过的事情,这就更难准确评估了。在路上,行至中途遭遇 “低估” 的挫败感就再正常不过了,而不少人,因为挫败过一两次后,就会放弃了计划。有时,遭遇挫败,选择了放弃,这个未必就是不合适的,但这要看这个放弃的决策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
遭遇挫败,你会进入一种心情与情绪的低谷,这个时候有很高的概率做出放弃的决策。而我的经验是,不要在挫败的情绪低谷期进行任何的选择与决策。可以暂时放下这件事,等待情绪回归到正常,再重新理性地评估计划还是否该坚持。
每经历一次挫败之后,你还选择坚持,那么就已经收获了成长。
最后总结来说,就是:你为了做成一件事,定一个计划,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在 “酝酿”“启动” 和 “执行” 的不同阶段都会碰到各种障碍,可能都会让你产生一种快坚持不下去了的感觉。每到此时,你都要想想清楚,哪些是真正客观的障碍?哪些是主观的退却?
从坚持到持续,就是试图让现实的生活进入童话的过程,而后童话又变成了现实。
本文分析了计划的执行障碍,最后我也想问问你,在你成长的路上,遭遇过哪些障碍?是什么原因让你坚持不下去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