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超级访谈:对话毕玄/10出走大厂:离职?还是不离职?这是一个问题.md
2024-10-16 11:00:45 +08:00

257 lines
21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are indistinguishable to humans but may be processed differently by a computer.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10 出走大厂:离职?还是不离职?这是一个问题
你好,我是叶芊。-
 -
统一调度做完时间来到了2018年。当时有这样一份报道“2018 年的 12 月CTO 行癫调任阿里云总裁,宣布阿里全面上云,组建了以毕玄为上云总架构师的架构组,确定了上云的方案和步骤。”-
 -
从外部视角看,我们很容易推测好像毕玄又被委以重任了,但在当时他却有了离职的想法,那之后一年多就走了,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
我们继续对谈聊一聊他离职的故事以及对自己阿里14年的总结。
 -
极客时间:看你的经历,统一调度做完,你就去做集团上云的项目了?
毕玄当时18年年底有个组织调整行癫宣布上云让我兼集团上云的架构师但我也没有做太多集团上云说实话早就奠定了基础我只是定调的就什么叫集团上云。
腾讯那篇文章很像我们当时上云把里面的公司名改一下就是阿里一模一样说明两家公司对上云这个事情内部争论都是存在的。因为什么是上云行癫是不会说的这么清楚行癫只会说你们2年搞定我对外说完了剩下你们做不做得到那就是你们的事了。
但没有人知道做到什么程度叫做上云有100种方式解读可以解读得很简单也可以解读得非常难我当时还是定了一个比较有挑战的目标。
极客时间:上云会分业务吗?
毕玄:不分业务,肯定是先上核心。阿里后来做所有重大技术变革都是先做核心业务,然后再做边缘。
极客时间:但一般不是会用边缘业务先试吗?
毕玄:我知道,但你先做边缘并不代表任何东西,因为核心不会觉得你上了边缘就解决了它的问题,它还是没有信心,但是如果你先上了核心业务,边缘会认为我也没问题,后面工程收尾就变得非常简单。这是阿里后来的调整,最早我们也是先做边缘,但发现那样工程周期更长,而且很难,但一上来就搞核心,后面其实很简单。
极客时间:后来你有段时间去带视频云团队了,那是怎么回事?你之前好像完全没有视频方向的经历。
毕玄上云做完19年的时候我准备离开其实18年我就想走了因为一些汇报线上的问题但公司各种谈反正折腾了很久19年年底刚好疫情过年的时候行癫说要么你去带视频他还是比较懂我的知道我想做的是偏基础技术的东西加上离职也离得不是很顺利我就去了一直带到21年8月离职。
我是一方面希望在技术上拓展一点另外视频是阿里云一条不算小的产品线在商业上更有要求所以我觉得也挺好可以去看看偏商业的业务是什么情况。可能我运气也相对好一点2021年刚好是音视频在云赛道最火的一年声网、Zoom都到天上了声网市值100多亿美金Zoom 1000多亿美金。
极客时间:那在视频云团队,你负责的什么?
毕玄:当时技术我几乎是不管的,我带产品、销售和运营,全是业务团队,拜访了很多外面的各种客户。现在想想也不是坏事,算是一个积累,我对商业有了更多感受。
我发现商业是完全不一样的。商业不是说你做得多好就一定会成功,可能要看很多业务策略的东西,但业务策略就跟技术完全不一样,更模糊。技术,你觉得这个方向可以,解决技术问题就好,但业务,你觉得这个方向可以,有很多内外部因素会影响,很多问题也不一定能解决。
 
 -
极客时间如果总结一下自己在阿里的14年你觉得最骄傲的事是什么
毕玄还是那三个从来没有变化HSF、异地多活和阿里的统一资源调度。
极客时间:最遗憾的事呢?
毕玄:没啥遗憾,挺好的,阿里这一段我是真正在搞技术,专业性、深度、广度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而且我们这拨人也跟着得到了很好的回报,这也很重要。
但说实话这就是幸运我们这波做基础技术的人从2007年到2021年刚好是阿里最高速发展的一段时间业务高速发展就带来了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总要有人去解所以阿里给了很多人机会。
因为换一波人其实也一样能做好,工程师最擅长解决问题,在阿里,问题已经展现出来了,你只要去解决就可以,这对大多数工程师来讲都不是难题。如果你不在或者在另一类的公司就不可能,不是说你有没有能力的问题,没有平台,你有能力也没用。当然现在有点变化,因为中国技术创业的环境好了很多,以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现在应该有那么一点。
极客时间:像之前讲的淘宝消防队,在外面很难知道问题是什么,但是你在平台里,问题就在那等你解决?
毕玄:技术人就是这样,你平台不够大,碰到的问题就不是世界级,可能别人早就碰到并且已经解决掉了,那你就不可能做很创新性的,最多结合公司的情况,做一个很好的工程落地,但你不可能引领。
但大平台就不一样,你更有机会做出一个世界级的引领性解决方案,这对程序员,尤其做基础技术的人很重要,如果你想很好地发展,是很难离开大平台的。业务技术可能不大一样。
比如说阿里,我很多好朋友更早就走了,他们当时都问我为什么还不走?我就说,在阿里这个平台上能看到的问题,其它公司都很难看到,关键是在阿里,我又有机会去做,等我做完了,如果我看不到还有什么问题觉得很难了,那再说。
极客时间看你当年的微博说除非去Google不然你是不会跳槽的
毕玄因为Google确实很让人羡慕它看到的一定比我们更远到现在我都很相信。
极客时间:有人说你是“技术大牛”“毕大师”,这样的标签你怎么看?像“毕玄”这个花名本身也是一个标签,还是说你其实不在意这些?
毕玄:所以我没换花名。
极客时间:你对这些标签的感觉会有变化吗?
毕玄:会有,我很多年前比较在乎。
极客时间:比较在乎,是什么时候?
毕玄05、06年吧进阿里之前。当时去参加小规模的技术讨论会以前BEA经常搞User Group那种我们这些小技术同学就去参加觉得哇上面的人简直太偶像了那个时候我们的梦想就是能不能认识这些人一起聊个天以后能不能自己去讲。
那个时候是很在乎的最重要的就是希望能进入那个圈子。但我可能后来写了OSGi那篇文章在那个圈子里就觉得没什么了。
再后来,我觉得技术最重要的是带来了什么。很多人会说自己技术好,那你到底用什么来证明呢?我觉得最好的证明肯定是,你做的东西对这家公司的整个业务发展有所作用。当然技术人可能还会追求别的,比如方案具备引领性,推动了这个技术领域的发展,那就更好了。
像阿里尽管我们是09年做的分布式改造但即使到今天做的思路至少影响了中国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后面做的异地多活、统一调度也在逐渐影响。
极客时间:你们当年有觉得自己做的东西影响很大吗?
毕玄我们觉得这些外面都用不到。就像分布式我们觉得大部分公司不需要分布式但现在我们认可AWS讲的现在的软件跟当年的差别很大所以分布式成为很多公司的选择。
做异地多活我们更认为这玩意儿除了阿里、腾讯这种超级大的公司有诉求中国其它公司应该都不算强烈但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去做这个方向甚至国家比较重要业务的企事业单位都开始做。调度也一样就很奇怪Google其实做了很多年中国也没有几家去跟进但阿里做完明显有好几家头部公司都在做了。
对技术人员来讲这种就很有成就感因为别人讲到的时候都会提及你看阿里是怎么做的这就像我们说Google是怎么做的就是信心这很重要。
极客时间:他们就不用再证明。
毕玄:对,而且周期肯定会缩短,人才池也会扩大。当年我们做分布式碰到很多问题,但现在中国能做分布式架构的人简直太多,之前能做异地多活的人也少,但慢慢也能看到各家做过的人变多,调度以后也会是这样。
 
极客时间:当时你几次提离职,这么坚定,是想好自己之后要干什么了吗?
毕玄:没有,但出来创业是确定的,创业干什么一点都不确定。所以我们现在也建议还是先想好你们到底要干什么,再出来,别冲动。因为创业跟在大公司差别非常大,我离职的时候跟很多人聊,总结出来就三个选择。
第一,继续去一家大公司。找一家公司,任一个更高级别的位置,理论上也能做更大的事情,但后来我想了想觉得没有太大意思。现在没有多少平台让我觉得面临的问题多不一样,可能更多就是把我以前做过的去那边重新落地。
而且所有大公司我相信不管是多高级别你做事都会面临很多组织协作层面的问题很多约束没法避免因为大公司分工特别细你要面对的横向部门会非常多即使CEO也受很多限制我想不出来什么职位不是这很正常。所以我觉得大公司还是不考虑了。
第二个去一家中等的在上升期的公司可以去任职CTO跟随上市。很多人会选这个我以前有个朋友梦想就是离开阿里以后去美国敲钟所以他就选了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去任职高管。不管怎么样梦想肯定实现了那也可以的我觉得挺好。
但这个对我来讲,也没有太大意思,敲完钟然后呢?我就该走了吗?就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所以只剩一个选择了——创业。还有退休,我觉得现在退休有点早,还是得再干几年。
极客时间:还是想做点什么。
毕玄:我们一帮技术人员,很多出来就一个原因,想找个机会做能再吹一把的事情,要的就是成就感。那成就感怎么来?就是前面讲的第一在公司有贡献,第二做的东西在业界有影响力,最好它还能被很多人用。
我以前跟有些做管理的说,对成就感、对一个人是不是成功的判断,技术人员跟很多非技术的人,尤其高层的管理者,是不一样的,说得更极致一点,世界观是不一样的。
对我们技术人来讲只在乎你过往做了什么你做了一个东西还能被很多人用就是最牛的。像Trustin Lee做了Netty更不用说Jeff Dean这种写了很多东西还有写各种语言、框架的我们不会在乎他在哪家公司任职什么级别带多少人根本不Care好吗。
极客时间之前不是有个段子Python之父简历上只有一行字I wrote Python。
毕玄:对,最看重的是作品,但我们后来也发现,不仅技术是这样,事实上所有的都这样(笑)。
你说即使是娱乐圈,大家也看你拍了什么电视电影,唱了什么歌,越多的肯定就越大牛,像周杰伦这种一长串的就是巨牛。其实都一样,等你老了,回顾人生的时候,没有人会记得你在哪家公司任职了高管,一点都不重要。淘宝总裁有多少任,没有人记得,你说你做过淘宝总裁,但大家都忘了你做过,这才是最悲剧的。
好几个阿里出来的都是这个梦想,只是觉得在阿里确实有点难。想想自己大概还能工作多少年,阿里前面的事好像还挺值得吹下牛的,但我们发现如果再这样下去,就没什么可以吹的了,这就不大对劲了。
极客时间:不太对劲?是指一直当管理的状态吗?
毕玄我们不希望到老了回顾人生的时候发现全是更早的中间有10年没有任何东西那大家肯定会说你那10年都在混。因为我们这种人退休了八成都会做点咨询做咨询肯定不希望自己谈的都是十几年前的案例至少能稍微近一点否则有点难。
 
 
极客时间:离职后,创业是确定的,那当时你有想过内部创业吗?
毕玄:如果你有机会在阿里做,确实没必要离开,何必呢?像玉伯做语雀挺好,你既然还在做一件足以吹一辈子的事情,那就继续干着,有人给钱,什么都不用你管,多好。因为想做一件大事,无非是找人、拿资源,在内部你去找上级、总裁要足够的支持,这就是一种资源。
但是,我要做的事情不光要资源,还要横向部门的各种支持,比如要销售线、市场,这就很难,总裁也很难,因为他很难偏向你。
以前我们想过,出来以后最大的损失是品牌,我们将失去阿里这个巨大的招牌,这是最值钱的,这确实是个非常大的伤害,但要资源也变得简单了,因为我只是找投资机构要钱,剩下所有都是自己决定。
极客时间:这个硬币两面你们是可以接受的。
毕玄:我出来创业前,很多阿里高管跟我说,创业也没你想得那么自由,最后你还会受限于股东、董事会等等。但必须说至少在前几年,你并不会受制于他们,自己有绝对话语权。
极客时间:一个创业公司,前几年的规模,可能也没有到别人想要插手。
毕玄:对,人家根本就不会插手,就你这,他还怕插手一下万一挂了。所以你考虑好两个问题就行。
一你想做的事,到底是在阿里做成的概率更大?还是你出来做成的概率更大?如果出来的概率更大,那就别纠结了,你要想好你会失去什么,阿里的品牌,对很多人来讲还有阿里的待遇。
二你能不能在这件事情上坚定地干个比如5-10年在阿里说实话你要做一件事情5-10年很难你可能自己想但有一天你就被组织调了。
极客时间:所以当时想清楚之后,你还是决定出来为自己的技术梦想奋斗一下。
毕玄:但说实话我出来创业以后才发现,这个命题成不成立还要再想一下(笑)。
因为创业还是一个非常商业的事情。技术梦想当然可以有,没有问题,我也很羡慕用技术梦想创业的人,我也想过,能不能做个东西让很多开发者用,如果能做出来就很成功了,至于这玩意儿到底能赚多少钱都不重要。
但后来我觉得这有点不靠谱,因为你创办了一家公司,任何公司都是商业公司,想发展好,基础是这家公司能赚钱,这个当然很现实,技术的人都不太喜欢听。
极客时间:成本、收益?
毕玄技术人不愿意听这个很多阿里出来创业的就非常技术梦想型我想做这个事情对世界产生一些影响至于赚多少钱我都不Care。
但这种准确来讲,你不算创业,你只是换了个地方干活,然后你还需要上面有个人给你创造出一个空间来,这跟你在大厂的区别不是很大,可能还更难一点,因为你得在外面找个人盖住你,这个难度更大。
创业最大问题就是这个,你必须考虑能不能创办一家未来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公司,如果不具备,梦想就不可能实现,因为你做到一定阶段,公司倒闭了,那也没了。所以我们就一直在想到底能干什么。
 
极客时间:那想创业方向这事,你们想了多久?
毕玄:很快的,我们出来以后,一两个月就基本确定要做什么了,无非就是几个方向想可能性。
极客时间:你的思路是什么样的,可以具体讲讲吗?
毕玄:像我们这样第一次创业的人,八成只能做自己擅长的,其他的概率非常低。
比如我们看小鹏、雷军你说后来雷军做手机他难道懂手机吗他肯定不懂但是因为前面他成功经营了金山小鹏也是做汽车之前创办了UC。
极客时间:第二次创业的时候有之前的创业经历做担保?
毕玄:因为已经有足够的人脉圈和钱了,最重要的是钱,持续找钱的能力非常强,投资人就根本不在乎现在做的事他擅不擅长,你很靠谱,给你砸再多钱都行,赛道最好越大越好。
现在我们说好后悔,如果你真的想做一家对世界影响非常大的公司,说实话,最好不要在大厂待太久,因为连续创业才有成功的可能。我不太相信一个人创办第一家公司就超级大,王兴之前折腾了好多家,黄峥也一样折腾了好多家,张一鸣也是,对不对?马云之前也创办了好多次。马化腾比较特殊,就创办了一家,运气比较好。
极客时间:你说的,想创业大厂不能呆太久,是为什么?
毕玄:在大公司,你最大的优势是带领过大团队,见过大平台大世面,所以你的公司如果未来能成长成一家很大的公司,大家相信你能带领好。但关键是你现在创业,能不能走到那步其实是更大的挑战。
极客时间:你如果重来一遍的话,觉得自己什么时候出来更好?
毕玄:也许上市后就可以走了(笑)。因为创业最好不要有太大经济压力,不然很容易变形,把公司做成目标就只有赚钱,这样会容易失去选择权。创办公司当然要赚钱,但选择还是需要的,比如说短期有些钱,如果对公司业务发展没什么意义,就不要赚好了,没有什么,亏损就亏损,你是能接受的。
但你想,如果创业者压力那么大,公司很容易出问题,他如果真的很缺钱,比如连生活都有问题,我觉得会不择一切手段。所以我也很佩服以前创业的一帮人,压上所有身家,哇简直太牛了。
极客时间: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了创业要找融资。
毕玄都有退路以前都是All in。
极客时间:中国的投资环境也在成熟,但刚刚讲到第一次创业,国外成功的好像多一点。
毕玄国外也比较特殊很神奇你看微软盖茨之前没干过啥Facebook马克也没干过啥上来一把成功Google也是。
我觉得是因为国外卷得没有中国厉害,他们如果面对一些成熟的创业者,我觉得也干不过。但中国,你如果真的想做对社会影响非常大的赛道,除非以前就是这个赛道的人,那很幸运,就像很多做芯片,做机器人的,他以前背景就是这个,像我们这种就没办法。
To be continued……
 
水友讨论区
对谈到这里就暂时结束了。今天的重点话题是毕玄对自己在阿里14年工作生涯的反思。
对于工作中的成就,他说“说实话这就是幸运,因为换一波人也一样能做好。”聊到工作中的成就感来源,他说技术人的成就感很简单,第一在公司有贡献,第二做的东西在业界有影响力,最好第三还能被很多人用。
至于为什么会离职?他的回答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对个人成长的高度关注,理由也很简单,因为这个平台不太能让他再做值得吹一把牛的事了。聊到这里,突然想起李诞写的脱口秀工作手册:“工作的本质是交易,我们在用自己的时间和才能,通过一家公司,与市场交换金钱。要意识到你的全部人生都理应要为你的创作提供养分,为它服务。好的工作节奏,就包含了学习,包含了养分。”
如果让你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涯做一次总结,你会说什么呢?你觉得自己的高光时刻有哪些?光环是平台带来的,还是个人能力带来的呢?你的成就感来自哪里?你现在正做的东西有给你带来成就感吗?
期待在评论区见到你的身影,如果对今天对谈的其他内容有感想,也欢迎你发言讨论。
下一讲我们会接着毕玄思考自己创业方向的思路聊,下一讲见。
拓展阅读
1. 浅黑科技就腾讯上云的过程写过一篇文,毕玄说和阿里当年经历非常类似:腾讯在命运的棋盘上砸下一颗钉子
2. ArchSummit 全球架构师峰会 2019 北京站有一次演讲:把阿里巴巴的核心系统搬到云上,架构上的挑战与演进是什么?
3. 毕玄离职的时候写了一篇对过去的总结和未来展望:再见,阿里毕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