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119汤力嘉:CTO如何进行产品决策(一).md
2024-10-16 06:37:41 +08:00

104 lines
9.6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119 汤力嘉CTO如何进行产品决策
你好我是一下科技CTO汤力嘉我经常开玩笑说要做技术里最懂产品产品里最懂技术的今天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在产品决策上的理念和心得。
决策方法论
做一款产品前,首先需要做产品决策,那如何做好产品决策呢?引用乔布斯的一段话,“一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是因为你并没有理解其复杂性;当你把问题搞清楚之后,又会发现其实很复杂,然后拿出了一套复杂的方案来,实际上你只实现了一半,大多数人也都会到此为止;但真正伟大的人会继续前进,找到问题的关键和内在的深层次原因,再拿出优雅的、堪称完美的解决方案”。
正如乔布斯喜欢的另一位伟人达·芬奇曾说过的一句话:“简单,是终极的复杂。”
对于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我非常认同。产品决策最重要的是简单,但简单不意味最少化,简单是具有个性的朴素设计。
举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某肥皂生产厂,在肥皂出厂时,会为肥皂装上塑料泡沫盒。但在生产线上,难免出现泡沫盒装空的情况。于是厂商请来高科技团队,入驻肥皂厂,研究如何分拣这些空盒。高科技团队耗费大半年时间,开发出一套高精度摄影设备,可以检测空盒位置,再用灵活的机器手把它们捡出来。同样的问题,另外一位民间科学家,买了一台大功率风扇放在生产线旁边,然后将风力开到最大,把空盒吹走,成功解决了问题。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有时最简单的设计,往往效率最高,它不仅能够解决眼下的问题,还相对便宜,不会引起争议,更容易被接受,而复杂是不可持续的。
如何检验简单
检验简单的方法有两点,第一,能用一句话表述功能;第二,思考你的用户希望有什么样的体验。
你可能会问,我们有几十几百万的用户,每个用户的需求都不一样,我们到底该为谁设计产品功能呢?
我们可以先将用户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1.专家型用户,这类用户愿意使用你的产品,并且愿意花费时间探索和研究产品,并不断提出意见,然后会希望产品按照他们的思路改进设计。这类用户的数量最少。
2.随意型用户,这类用户对一些新功能比较感兴趣,但是,新功能必须足够简单,最好是在原有功能基础上扩展、衍生的。
3.主流用户,这类用户一点都不想学习新功能,他们使用产品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某些固有的问题。他们掌握一些重要功能的使用方法,但永远不会想要去学会所有的功能。大多数人属于这一类用户。
如何理解这三类用户呢?以手机为例:
首先,专家型用户就是会用到手机文件管理器的用户,他会查看这款手机都有什么功能并一一摸索使用;其次,随意型用户,可能会尝试手机中的美颜拍照功能,但前提是必须保证手机其他最基本的功能,比如通讯录导入。最后,对于主流用户而言,只要手机能够保证基本功能的使用就可以了,比如打电话、上网等。
悲哀的是,多数公司都在为专家型用户服务,并在听取专家型用户的意见方面花费了太多时间,因为专家型用户喜欢提意见,反馈问题。但是,这些专家型用户反映的问题究竟是不是产品应该解决的?这是我们在产品决策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想设计一款简单的产品请记住一定要为主流用户设计解决主流用户的问题。以Excel为例专家型用户可能会试试分类汇总、邮件合并等相对高级的功能但99%的用户只希望能解决金额求和这个简单问题,那我们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只需要满足这个需求就可以了。
简单四策略
确定针对主流用户做简单设计的产品策略后,具体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从删除、组织、隐藏和转移这四个方面落地执行。
删除
1.保留核心功能
删除是最简单的方式,任何你觉得没有必要的功能都可以删除,将开发精力投入到最核心的功能优化中。
我们常常会走入这样的误区,不想浪费已经做完的功能,干脆将它一起上线。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沉默成本,功能做出来后,你的成本已经没办法收回了,但如果选择将功能保留,它会产生更多额外成本,比如维护成本,以及可能对用户造成使用障碍等。所以,当我们考虑是否保留某个功能时,要考虑的不是为什么要删除它,而是为什么要留下它。
另外,以防我们想象不够全面,可能会漏掉一些用户的核心需求,所以对于每一个功能,都要谨慎推敲,只把核心的功能保留下来。
2.功能过多会对用户造成负担
举个例子我们之前曾做过一款播放软件Replay这款软件迭代了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有21项功能另一个版本只有7项功能。做用户调查时发现用户在没有使用软件前有2/3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功能多的版本但在使用软件之后多数用户就变成了实用主义2/3的用户更喜欢7个功能这一版。
3.功能过多会对用户造成干扰
Safari中有一个功能是阅读器视图它会把网页上的广告、链接、图片都过滤掉只保留一个干净的文字阅读界面。就是因为它在用户调查后发现页面中的任何链接、图片即使用户不点击它们也会对用户造成干扰。
曾经我们做了一个关于节假日的调查问卷,内容是你认为哪个节假日比较好、你在节假日里会做什么等。当时考虑到用户可能会担心数据被收集之后的用处,就在提交按钮旁增加了“查看详情”链接。我们以为只有部分有疑问的用户才会去点击详情链接,结果所有人都点击了查看详情,却无人提交问卷,这就是一个非常失败的案例。
4.选择有限,用户反而更喜欢
曾经有个这样的实验一个街边的果酱铺给客户提供了二十多种果酱口味但只有2%的人愿意购买。大家就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口味的果酱,却没有人购买呢?
接着经过尝试后果酱铺试着只留下六种口味结果购买率很快提升到了12%让人震惊而且在这12%的购买率背后,顾客的愉悦度也大大提升。所以,有时给用户提供有限的选择,用户反而更开心。
组织
除了删除之外还有组织的策略。在组织策略中需要提到记忆力的7加减2原则。通常一个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个事物记忆力好的可以达到9个记忆力差的可以记忆5个所以我们在构想产品时要确保一个页面只能保留7个事物。
如果页面中无法只容纳7个事物怎么办我们可以利用感知分层技术如图所示这是某著名电商网站的一个产品页面从中可见凡是和钱有关的事项都标了红色比如价格、优惠、以旧换新、加入购物车等。这就是组织中的感知分层技术把相关事物用同样的颜色标记起来。
那如何证明这个组织规划比较理想呢?最简单的方法是,我们可以把眼睛眯起来再看网页,如果发现网页中的几个分块都比较清楚,就代表规划是比较成功的。
隐藏
如果删除和组织还没法解决全部问题,那么可以采用第三个策略隐藏。我们可以把一些不常用,但又必不可少的功能隐藏起来,比如一些选项、偏好等。
我们也可以选择阶段展示以循序渐进的方法显示功能比如Mac中的文件保存对话框。还有一种做法是适时出现比如百度搜索框用户输入关键字后它就会将关键字相关的信息展现出来。
你可能会担心用户发现不了隐藏功能?我们只需在关键路径中给出提示与线索就可以,但注意提示要小,保证用户在前进的过程中能够遇到提示,但又不会挡住他们的去路。
我将删除、组织、隐藏这三个策略称为渐进三部曲,首先删除不必要的,其次,组织必须提供的,然后隐藏非核心的。如果这三个策略都不行,还有第四个策略,即转移。
转移
转移也有两种方法第一设备间转移比如电商网站的产品通常会在手机端页面展示较少内容而在PC端页面展现更多内容。
第二创造开放式体验让某些功能具有多种用途比如大众汽车后备厢上的Logo就具备多种用途它既是打开后备厢的拉环又是隐藏倒车雷达摄像头的地方。
总结
本期内容中,我主要分享了我在产品决策上的理念和心得,其中的关键点是简单,并分享了简单策略在产品决策中的具体运用,包括删除、组织、隐藏、转移这四个要点,希望对你有用。如果你有不同的见解,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作者简介
汤力嘉一下科技CTO负责旗下秒拍、小咖秀、一直播等产品的研发及团队管理工作。历任酷6、暴风技术总监在直播、p2p、视频特效等领域拥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