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009CTO是商业思维和技术思维交汇的那个点.md
2024-10-16 06:37:41 +08:00

73 lines
9.7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009 CTO是商业思维和技术思维交汇的那个点
CTO这个岗位在今天的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中显然都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当我在微信群里发出一条“推荐靠谱CTO”的消息后会瞬间被无数红包砸到。但当我试图了解他们对CTO的需求时回答却迥异。同时在CTO的圈子里我又经常听到对这份工作的迷惘甚至抱怨。
我非常不愿意把人群分类用标签的形式去评价。但我认为在任何一家对技术需求较大的企业中确实存在两类差异较大的人群一类偏商业性思维另一类偏技术性思维。而CTO恰恰就是这两类人群交汇的那个点。
CTO的“本职”工作
站在CTO的角度我认为以下三类工作应该算是本职工作。
第一,团队建设。包括招新人,培养人,淘汰人。如果团队大了,还包括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层级体系建设。
第二还技术债。例如TutorABC/vipJr是一家有20年历史的互联网企业有大量的老系统老代码。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解耦和重构。我相信所有CTO都面临这个最难最复杂的问题。再难你也要解决。边开飞机边换引擎早已经是普遍的做法了。
第三技术升级。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CTO需要让一些新技术落地开花提振士气。2017年TutorABC/vipJr的两项技术成为亮点。基于WebRTC后端用Go语言实现的新一代音视频技术TutorMeet+实现了在丢包率20%的不稳定网络环境下仍然让学生和老师顺畅地进行双向互动。大数据系统不仅让数据处理能力提升了2个数量级还让业务的数据分析速度提升到秒级。自定义报表进一步提升了数据分析效率。除此之外我的年终总结还包含了可用性数据人效数据等其它支撑数据。
其他CTO的年终总结或许还包括异地多活技术小程序AI甚至区块链技术等等。CTO们带着各自的技术团队忙活了一年交出这样的作业后公司们都满意吗我认为做到以上三点是必须的是及格但未必得高分。作为交汇点的那个人CTO的作业还应该包括公司的商业价值。
CTO还可以做什么
除了做好公认的“本职”工作以外CTO还可以做什么这显然是因人而异的。结合2017年的工作内容我在这里分享一些实际工作案例。任何行动都是思维的产物。所以我把它们抽象为四种思维方式效率思维用户思维跨界思维和商业思维。无论是哪种思维都必须对应到公司的商业价值都应该以产生商业价值为最终目标。
效率思维
提升内部效率通常是CTO最容易切入的点。大家的方法会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改进工作流程推进数字化管理通过自动化代替人工等等。但CTO很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是只用报表证明自己的成绩而非用公司的成本来衡量效率。
内部效率的提升,通常不是省了钱,就是省了人。但省出来的钱或人去哪里了?公司的总费用或总人数下降了吗?辛辛苦苦省出来的钱或人,有没有被拿去做了效率更低的事情?如果回答不了以上问题,效率提升也许并没有真正发生。
在TutorABC/vipJr我们在客服系统上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包括人工智能。对于在这方面的效率提升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大幅下降客服的人数。当然前提条件是客户体验不能下降其它部门人数不能因此上升。这就是我今年的主要目标之一。我建议CTO们看效率的时候不仅要看局部效率的提升还要看全局效率的提升。只有全局效率提升才能为公司真正节省成本创造价值。
用户思维
CTO通常比较善于通过表面现象看本质也比较喜欢系统性地根治问题。我们可以把解决客户当下问题解决表面问题定义为短解把系统性地根治问题定义为长解。当寻求短解和长解平衡时CTO比较容易倾斜到长解这一端。但是在今天高度竞争的互联网环境中如果短解不够不能立刻解决客户的当下问题很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和失去竞争优势。
很多时候,问题经过层层汇报后,已经失去了当时的温度和紧急性,从而衰变成了没有温度的数字。这时候很容易选择长解而忽略短解。例如,在服务中,数据显示有万分之一的用户有某种问题,我们往往觉得问题不大,还有比这个优先级更高的问题。但如果是我们自己或者亲朋好友碰到这种问题时,我们就恨不得要马上解决,立刻解决。后者更紧急的原因是我们对用户有很强的感知,有同理心。而前者已经变成了冷冰冰的数字,激发不起我们的同理心。
CTO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系统尽量让用户的问题原汁原味地传递到后台让解决问题的人看得到当时的场景以及对问题用户的紧急程度。另一方面CTO需要激励和培养团队的用户意识和用户思维能力。只有让更多的员工做好短解和长解的平衡公司层面的平衡才能做到更好。
跨界思维
有些CTO做过多个行业有些CTO了解多个行业。我认为跨界思维是CTO特有的技能。而这个技能或许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价值。
TutorABC/vipJr虽然是一家在线教育的公司但我们的做法非常跨界。在整个教育行业中几乎所有公司都采用学生选老师的模式。学生是客户老师提供服务客户选择服务貌似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我们在很早以前就颠覆了这个思路。我们决定不让学生选老师而是通过算法来匹配老师。其实我们做了教育行业的滴滴和Uber。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打车软件让你选司机会怎么样很可能的结果就是要么你选的司机离你很远空车过来接你很浪费司机资源要么你选的司机正在接客人不能服务你。这就是目前很多在线教育企业的问题之一一边企业拼命增加老师一边客户抱怨选不到他们想要的老师。
我们的DCGS动态课程匹配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如此DCGS还可以做到1对多的小班课。大部分在线教育公司还停留在1对1的水平。1对1上课类似普通打车。而1对多小班课类似于顺风车/拼成模式。DCGS通过算法做到了把多个水平相当兴趣相似对老师的偏好一致上课时间相同的学生匹配到一起。
DCGS的另外一个创新是真正实现了个性化的非线性课程教学。线性课程就是普通课本上课顺序必须从第一课到最后一课。DCGS可以做到非顺序非连续的个性化教学。例如根据计算某个学生从第8课开始然后跳到第15课然后再跳回到第3课。线性课程在传统教育中被认为是再正常不过了。但试想打车如果也是这样每辆车都必须像公交车一样走固定路线是不是很滑稽
CTO是一群经常接触互联网最先进技术最先进商业模式的人。如果我们能跳出自己的行业看看其它行业在怎样解决问题或许能给我们的企业带来非常大的创新机会。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把跨界思维发挥到极致让我们和普通竞争者在不同的赛道赛跑。
商业思维
绝大部分技术和产品研发在公司中属于成本中心,是后台支持部门。但如果技术逐渐强大之后,也许可以利用技术直接产生商业价值,让后台直接变成前台。
我们在2017年看到了青少年编程这个市场在逐渐变大。于是我们决定由研发团队内部自己孵化并且不占用公司任何的额外资源。我们自己设计产品做市场营销自己运营“vipJr青少儿编程”微信公众号然后通过朋友圈转发来获客。我们的产品经理和程序员兼职做销售通过微信来转换客户引导客户去自助购买我们的课程。最后我们的程序员兼职做老师和家长约定时间给小朋友上Scratch课和Python课。从产品设计产品定价市场营销到销售到服务技术部完成了闭环。
这件事不仅为公司创造了新的商业价值,也让技术部从后台走到前台,亲身体验产品,营销,销售和服务这几个核心环节。这对于技术部直接参与到公司的核心业务中,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一个充分理解公司商业模式的技术团队,一定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结语
现代的企业对于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大。CTO是企业中商业思维人群和技术思维人群的交汇点。因此CTO在商业策略和组织策略中扮演的角色是枢纽。好的枢纽可以让信息沟通顺畅让商业决策变得快速让技术能力得以释放让企业高效并充满竞争力。
作者简介
汤峥嵘TGO鲲鹏会上海分会会员。2016年10月18日正式出任iTutorGroup集团首席技术官CTO于2018年1月3日升任为iTutorGroup集团首席运营官COO。曾在阿里巴巴历任淘宝网、支付宝、B2B的资深总监及日本阿里巴巴、途牛网的CTO并先后负责淘宝网架构迁移、支付宝网站创建、国际网站、途牛整体技术架构、淘日本的技术研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