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053如何打造高效且敏捷的组织文化?谈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亊(五).md
2024-10-16 06:37:41 +08:00

101 lines
9.2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053 如何打造高效且敏捷的组织文化?谈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亊(五)
你好我是箴亚管理顾问公司负责人同时也是TGO鲲鹏会台北分会学习委员游舒帆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高效研发流程的第五步打造追求更快、更好、更有价值的组织文化”。
前面四篇,我们把一个组织的骨架(组织)、血肉(研发流程管理)跟循环系统(需求、跨部门、数据驱动)都装上了,最后这篇,我们要来为组织注入灵魂,也就是团队的文化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如何形成文化的?
几乎每一个大公司,都会谈使命、愿景与价值观。其中,我特别想跟大家聊聊价值观,价值观其实就是我们看待事情的原则,它会左右我们面对问题时的决定。
而文化,其实是价值观实践出来的结果。当我们强调客户第一,强调诚信,而且公司通过一个又一个案例来告诉大家,什么叫客户第一,什么叫诚信,当大家都按着这些规则来决策与做事,做久了,就会形成文化。所以,文化其实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大家对文化的感受,是我们怎么做,怎么思考,而不是我们说了什么。
当价值观根深蒂固后,所有员工都会明白,当面临抉择时,只要按着价值观去做决定、去思考就不会错,因为他们知道,这问题即使去问老板,老板也一定会做相同的决定。当员工都知道该怎么做决定时,就不用事事请示领导,决策权分散出去,组织运作才会高效。
所以我才说,文化与价值观是高效研发团队的灵魂,因为当大家都清楚我们追求什么,重视什么,该怎么做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时,再辅以专业知识搭建起来的组织架构与流程,团队便会自然的让一切更好。
打造高效且敏捷的组织文化
更快、更好、更有价值,这是团队不变的追求,那么该如何落实在日常,让团队清楚我们追求什么,以及我们重视什么呢?以下我拿几个常见的案例来跟大家分享。
1.解决问题,别只是提出问题
在团队内,我一直要求大家不要只会提出问题,而是要解决问题。当跨部门合作有灰色地带的工作时,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就应该先吞下,待问题解决后再来讨论由谁处理比较好。原先公司内没有人是从业务前线一路衔接到后勤运营与服务的,导致产品上市过程有许多的信息丢失,导致各部门认知有落差,进而影响了客户,当时我就要产品经理负担起这个责任,从前到后将所有问题都连接好。
跟老板之间沟通有问题,我就要大家去掌握上游信息,与横向部门之间沟通有问题,我就要大家学习上下游思维。关于上游信息与上下游思维,我之前也有提到过,大家可以回顾前两篇的内容。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案例,大家便清楚,当发生问题时,永远都要去思考怎么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问题丢给别人解决。
2.具备主人翁精神
在整个团队中我对leader、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资深员工的要求是显著严格的因为我认为这些人是榜样也是传递团队价值观跟文化的载体。所以让他们认清他们该承担的责任是非常关键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在与一个项目经理沟通项目状况,他告诉我他经过几番折冲,终于让业务部门与营销部门愿意配合项目进行,我仔细听他陈述结论,过程中我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后来我直接打断他。
我说“因为业务部门无法配合所以你做了部分妥协有些事情暂缓不做而因为营销部门有资源调度的困难所以你决定另一部分也不做所以本来要做100分的东西妥协后只剩下了60分对吗
他回答我说:“对啊,案子能推进比较重要不是吗?”
我说“这个思维有问题只有60分的东西还要做吗你让团队10多人跟着你忙了大半个月结果弄一个60分的东西出来这像话吗
所谓的负责不是只把工作做完而是要做好且做完100分的结果是我们这个项目的目标沟通过程中如果碰到问题你应该是在不折损目标的状况下去思考解决方案而不是牺牲目标让事情得以进行。
对成果负责,对团队的价值负责,对自己的成长负责,这就是我所强调的主人翁心态。
3.追求又快、又好
曾有一次有个QA leader告诉我某个项目的测试时间需要三周我一听觉得有点玄因为开发时间一周但测试却要花三周不太合理。我问他为何需要这么久他摊开了测试案例告诉我因为需要测试的案例高达2、300个这些时间无法节省。
我接受了他的说法也接受了三周这个时间但我紧接着跟他说“下一次同样的案例我希望在2周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解决。”
他马上回我:“怎么可能?要快,就会降低质量,两者很难兼顾。”
我说“我并没有限制你的方法你可以尝试自动化测试团队自己学或者对外招聘有经验的人进来如果你觉得是系统架构造成测试复杂度提高那你可以跟工程师团队讨论如何调整架构如果你觉得是产品设计有问题那你可以去找产品团队讨论。我甚至没有说你不能跟项目经理沟通可不可以先针对80%的用户上线,有这么多方法,为什么都不去尝试呢?”
经过这样的启发后这名QA leader很快组织了自动化测试团队也让原先的测试人员开始学习自动化程序的撰写测试效率在半年间便有了很大的提升。
对于运维团队一开始大夜值班同仁一个晚上会接到2-3通on-call电话我说我们要在一个月内把频率降低到一个晚上最多1通后来我们用两周的时间做到了。紧接着我说要把大夜的异常问题减少80%后来我们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做到了。过去我们找到一个异常问题平均需要15分钟我提出要在3个月内缩短到3分钟后来我们也在三个月内做到了。
当我们不断的提出追求又快、又好的要求,并跟着团队一起实现它,过程中团队便会意识到这些事情原来是可能的,而且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做的,这个价值就会深植于大家内心。
4.追求更有价值
然而价值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东西,如果我们做的事情没有价值,那快与好的意义便失去了。所以在带领团队时,让每位成员清楚自己工作的价值是很关键的一件事,因为如果一个人不清楚自己做的事能为自己、为团队、为公司,甚至为世界带来些什么,他就不会对这件事具有热忱。
如果你无法清楚说明你手边每件事对公司的价值,那你其实就不应该做这件事。很多人之所以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就是因为例行事务,因为被别人交办事项,但他们却未曾思考,为何要做这些事?或者,除了这些事,难道没有其他更值得做的事了吗?
所以我们要培养团队的意识,在接收到每个任务时,一定都要提问或思考:
“这件事是源自于公司哪个策略?”
“是解决哪个问题?”
“能改善哪个数字指针?”
“能改善多少呢?”
“很棒的事,别人不做,我们要不要自己来做?”
这些问题看似尖锐,但却是关键中的关键,如果我们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又依据什么来判断工作的优先级呢?而为了让团队专注于更有价值的那些事,我们就要持续搬开那些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当大家都明白,判断价值,价值排序的重要性,也理解应该持续追求又快、又好,并勇于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以主人翁心态,对结果、对团队、对自己负责,高效的团队文化便自然形成了。
过去几年,团队能产生大规模的组织、流程、制度的进步,背后都是因为团队文化已经被建立,否则要说服大家,并驱动数百人前进,难度是非常非常高的。
如果你正面临团队文化建立的问题,我建议你可以按这个步骤来落地:
思考企业的价值观是什么?而哪些行为符合这些价值观?
在这样的价值观下,你希望你所带领的团队有什么样的思维与行为?
与你的下一线主管进行价值观讨论,确保大家对价值观的认知是一致的。
不断在各种场合中,藉由案例来告诉大家你是如何解读这些价值观的。
持续的落实与检讨。
关于高效研发流程的那些事,这系列文章到此告一段落了,希望很快有机会能跟大家分享其他的主题,谢谢各位的耐心学习,若大家有任何问题想要讨论,也欢迎大家留言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