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067如何打造独属自己的工程师文化?.md
2024-10-16 06:37:41 +08:00

118 lines
9.7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067 如何打造独属自己的工程师文化?
你好我是运满满CTO王东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打造并落地适合自己的文化。
之前的文章中谈到了业务支撑和技术驱动,这两点是打造有活力的、持续创新的研发团队的基础。除了这些自上而下的推动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打造优秀的工程师文化,激发研发团队成员的自我驱动力,让他们由内而外的真正去思考公司业务的发展和创新。
文化是什么
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都有很强的工程师文化以亚马逊为例它的工程师文化包括通过解决问题来改造世界、基于事实与科学规律、实践务实、逻辑的、专业的、创造性、不断的更新知识、好奇心驱动、对质量的重视、注重效能与效率、交流与传播等。
我们经常跟国内外的公司交流,学习他们的文化和做法。交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打开团队思路的方法,给团队制定目标之后,除了让大家自己思考之外,也要让大家多多出去交流,看看其他公司是怎么做的,开开眼界。
谷歌、亚马逊等公司的工程师文化的确非常好,但这不代表我们能全盘学习、拿来就用。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因此,每个公司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要结合自己当时的状态、行业的状态,以及未来发展后的状态,来定义自己的文化。
如何制定文化
那运满满的文化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方面学习和借鉴了很多优秀的文化,一方面也在思考属于自己的文化应该是什么样的。在具体的操作上,我们管理层进行一次共创,确定了以下几个方向。
一、有担当
我们是一个运营基因很强的公司需要把业务支撑的特别好又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系统系统大了之后有上层、有底层、有中间件每个人都要Owner一个事情或系统那这之间的权责怎么划分沟通怎么解决都是问题所以第一点就是有担当。具体来说
对于自己Own的事情和系统负责不是简单的别人给你派活你来做而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出了问题要第一时间跳出来想解决方案而且要一竿子跟到底去真正解决问题。
要去总结和思考自己Own的事情和系统看怎么才能把它们做的更好是沿着业务支撑的方向走还是沿着技术驱动的方向往前走。
要推动自己Own的事情和系统去跟外部合作并拿到结果。
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二、执行力、速度感
国内的互联网迭代速度快竞争激烈格局此起彼伏以运满满为例我们有车货匹配这个Idea的时候市场上大概有100多家公司在做类似的事情而且很多事情先做和后做可能就是一个颠覆性的变化。那我们怎么才能制胜因此我们提出的第二点就是有执行力和速度感。
但要注意的是,执行力和速度感并不是加班,而是要擅总结、有方法。就是你要不停的熟悉项目和系统,主动总结和思考,去发现问题和改进问题,然后主动去沉淀出相关的技术和工具。
这才是真正执行力和速度感,是来自你清晰的思路和深厚的功底,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三、有挑战、做精彩
之前提到的两点是我们为了应对公司当时的状态对大家提出的要求。同时我们觉得谷歌、Facebook等公司让工程师们向往是因为它们是真正有技术创新和活力。而运满满的技术驱动也变得比重越来越大很多技术会直接产生用户价值。因此我们提出的第三点就是有挑战、做精彩。
具体来看,一是要弄清楚重点是什么,必须要在重点事情上拿结果;二是要提出和做到有挑战的事情。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用OKR但我们考核的可能不是你OKR的达成率而是你OKR的挑战性或者精彩性。我们可以从你的OKR中看出你想创造的价值是什么实现的思路是什么思路中有几个核心问题需要解决具体打算怎么解决
如果能把这些都想清楚做出来的OKR自然会比较好。对于那些先定一个不太难的OKR的做法哪怕把它完成了120%,我们也并不赞同。
四、大声说话、开放皮实
很多国外的互联网公司,包括国内的阿里等,有个特别好的文化是员工之间开放交流,思想碰撞。大家对如何做好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就能把自己的方案逐渐完善。
所以,我们提出的第四点就是大声说话、开放皮实,鼓励大家乐于和勇于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包括我们在员工晋升、表彰的时候也会考虑这一点,看他是不是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表达观点一般代表他进行了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尤其对工程师而言,当他们有思考、有想法的时候,一般都会愿意表达。
同时,越有想法、越爱表达的人,我们越会考虑对其重点培养,会基于他的思考跟他有针对性的沟通,告诉他怎么样能思考的更深入,让想法更具可行性等。
以上这些就是我们当时定义文化是的思路和做法,其实是兼容了国内互联网公司要拼、要快的风格和一些国外互联网公司要创新的思维。
当然每家企业都不一样,我只是分享了我们的做法,提供了一些参考思路,最主要的还是结合自身公司业务的重点、团队发展的重点、对未来的期望等,创造和融合出属于自己的文化。
文化如何落地
文化定义出来后,该如何落地呢?毕竟改变一群人,让大家认同团队文化并将其当作自己的观点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我们的做法是又进行了一次共创,当然不是直接把结果告诉大家,而是带领团队去思考。没有这个自己思考的过程,团队不会认同你,或者即使表面认同了,内心也会有疑问。当时,我们提了一堆问题供大家思考,包括:
什么样的研发就算一个好研发?
什么样的测试就算一个好测试?
什么样的运维就算一个好运维?
我们认同什么样的人?
我们Hire什么样的人
我们做什么样的 Leader
捋完这些问题之后发现,大家对于“好”的定义和认知是一致的,然后,我们又把它提炼精炼了一下,首先在管理层上达成了共识,定下对于“好”的定义。管理团队达成共识之后,接下来就是推广到全体员工。
首先,管理者是关键,要律人律己。
具体的做法上一是要根据之前的共识确定选拔标准不再是之前简单的能把活干了就OK而是要看他是不是够快是不是有创新能力这些将成为提拔人才的标准。
二是各个管理层隔几个月要做一次群Review反思自己哪做的好哪做的不好先保证Leader层面的味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机制管理层能对文化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如果有员工不符合团队文化他们也会比较敏锐的感知到。
其次,落地到员工。这不是简单的弄个文化墙就能搞定的,而是要落到具体的关键事情上。
1.树榜样、荣誉体系
我们每三个月有一个开放日,会跟大家讲一下公司的目标、规划和发展情况,以及下一个季度技术和产品的规划等,同时会对优秀员工进行表彰,设立的奖项则完全匹配之前提到的文化。
比方说有担当奖、最快执行力奖,这个一般是给打了攻坚仗的项目,同时会让这个项目总结他们是如何有速度感、快起来的,在管理、执行上沉淀了哪些工具和措施。
还有创新奖主要看大家有没有自己的Idea能不能想出对用户有帮助的功能或者行业里边哪些技术可以和我们结合。这些都是荣誉上的我们会大力打造荣誉体系并树立榜样来进行鼓励。
2.员工 One One、项目管理
我们会跟员工做 One One的深度沟通对于我们追求的快、速度感、执行力、Ownership等特质他们究竟做的怎么样有哪些地方值得表扬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等。另外在项目复盘的时候也会复盘这个东西。
当你鼓励什么的时候,什么就会生长起来,当你反对什么的时候,什么就会消失掉,如果你一直鼓励这些文化,它们就会慢慢深入到每个人心中。
3.Hire、Fire
作为管理者,有时候还是需要比较坚决的,因为文化这个事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同和融入的,但不认同并不代表他不好,也许只是不适合。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要坚决一点,对于认同我们、在这儿做出贡献的人,我们就一定要对得起他;如果大家真的观点不一样,那还是尽早分开,避免更多的沉没成本。
这样也是避免被底下的同学影响,因为我们要的是影响而不是被影响,是感染而不是被感染。
最后,我们通过一年多的运营,成功把这些文化贯彻了下去,希望我们打造文化并将其落地的过程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作者简介
王东运满满CTO资深技术专家与管理者曾先后负责过10多条亿级用户的产品研发管理工作历任天猫高级技术专家、360高级总监、百度主任架构师有过两次创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