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083游舒帆:运营力,让用户出现你期待的行为.md
2024-10-16 06:37:41 +08:00

111 lines
9.7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083 游舒帆:运营力,让用户出现你期待的行为
你好我是箴亚管理顾问公司负责人、TGO鲲鹏会台北分会学习委员游舒帆今天继续跟大家分享“一流团队必备的商业思维能力”这一主题。
这是本系列第三篇文章今天要来跟大家聊聊运营力。关于运营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不论你听过的是互联网运营的拉新、留存、促活或是增长黑客所谈的AARRR抑或是营销4.0所谈论的5A都不打紧我今天想跟大家聊的是“为何所有人都该理解运营以及研发人员掌握运营知识后又有什显着效益”
依托数据与运算技术的精准运营
若要用一句话谈运营,我是这么说的“运用在线或线下手法,让用户产生你期待的那些行为”,诸如点击、购买、使用、播放等。成功的运营会增强用户的黏性,也会间接提升公司经营绩效。
运营是围绕着用户而生,不论是产品、内容、活动、渠道等运营工作,本质上都是为了服务用户。
产品运营,让用户更多的去使用某些产品功能;
内容运营,提供用户更多有用、有趣的内容,让用户心有所感,甚至愿意分享;
活动运营,跟用户做更多的在线、线下互动,提高彼此的熟悉度与信任感;
渠道运营,保障跟用户接触的每个环节都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流量红利消失的年代,营销领域的专家们纷纷提出企业不该再把过多的重点放在增量市场,而该更多的关注存量市场,观念上也该从经营流量,转往经营流量池。其实相同的概念我在前一篇的数据力中已经提到,企业必须先守正,而后出奇,而守正谈的就是做好相对可控的存量与流量池。
要做好流量池管理,关键是给用户提供更棒的服务体验。如今,标准化的服务模式已经愈来愈难取悦客户了,要让用户开心、买单,就非得提供差异化甚至个性化服务不可。精准运营,这个观念与精准营销是一致的,精准的背后仰赖的是对数据的分析与洞察。
以用户喜欢的方式,在正确的时间点,提供用户感兴趣的信息,这就是精准运营的关键所在。当你知道用户不接电话、不看短信、不点击邮件,只偏好微信讯息时,那你就要尽可能用微信来与他互动,并在他闲暇的时间,给他推送他会想看的内容或活动,这样才能实现精准运营。
你喜欢今日头条因为它内容推的够精准让你一篇又一篇的读下去你续订了Netflix因为它推荐给你的影片你很喜欢让你看完一部又一部。
这些都仰赖足够的数据与运算技术今年在北京的全球技术领导力峰会上GrowingIO创始人张溪梦在演说时援引了Gartner的一段话
“全球25%的业绩将被具有企业家精神的CTO透过创新以及技术优势直接转化为财务结果与市场份额。”
我认为这段话背后所谈的,就是靠数据与运算技术支撑起的精准运营。
运营中常被忽略的议题
前面花了一些篇幅说明运营与数据、技术间的关系,往下我想跟大家聊聊运营中时常被忽略的几个议题。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案例我有个朋友经营了一间以提供保健食品为主的品牌电商。有次他跟我闲聊时提到客户回购率一直停留在15%上下的问题,努力了一整年才提升了一个百分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甚至觉得是产品出了问题,所以客人才不回购。
听完他的描述,我问他:“客人们买回家后有没有开封吃,或者持续吃,这个你清楚吗?”
他说:“这不确定,但应该都会吃才对。”
我接着问:“那你觉得花了一大笔钱买在线课程的那些人,都会乖乖上课听课吗?”
对方露出了疑惑的表情说:“不见得,但在线课程跟保健食品不能直接对比吧?”
我跟他说我们不用瞎猜了请你从那些应该回购却没有回购的客人名单中挑选100位打电话逐一跟他们确认两件事第一确认他们是否有开封第二确认他们是否有吃完然后下个礼拜我们再来讨论你收集回来的数据。
不到一周我接到他的电话他说“真的被你猜到客人有85%左右是还没吃完的而这些客人里面有20%甚至连开封都没开只有15%是吃完但没有继续回购的。”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运营的数据若出现断链,决策就容易失准,我们必须尽可能掌握客户在线与线下的数据。
获取客户后必须要非常关注客户的首次使用体验这环节我称为用户的onboarding其他常用的词汇还有AHA moment与first success总之我们要尽可能确保用户的首次体验。
客户首次使用后,必须养成他持续使用的习惯,让他获得原先期待的结果,以保健食品来说就是身体变健康了,以在线课程来说就是他真的学会了,进步了。
在此,我再举一个先前我负责的在线学习平台的例子,其实学习类产品与保健食品之间有两个显着的相似性,第一,都是属于重要而不紧急的商品,短期内不学、不吃也不会造成重大伤害;第二,都不是用一次两次就会产生效果,而是必须使用一段时间才会渐渐看到成效。
前一篇的数据力文章中,我提到常用的数据模型有三个:流失模型、续订模型与推荐模型,能让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客户会流失、续订与推荐。
在这个例子中流失模型告诉我们一堂课都没上的用户对比有上一堂课的用户退费率高达7倍之多而续订与推荐模型则告诉我们用户上课频率的稳定度高度关联于续订率与推荐率。
在这些前提下,我请产品经理与运营经理去思考,在用户生命周期中,我们存在哪些断链?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请试着提出可能的方案。
第一次提案时,他们认为改善用户引导功能会有助于用户完成首次上课,但如何让用户持续上课这个问题暂时没有方向。听完后,我问了他们几个问题:
假设用户连上网后都没有打开我们产品,优化了引导功能有什么作用呢?
用户上完一堂课,我们如何确保他会上下一堂呢?
经过约一个小时的讨论后,运营经理针对首次使用提出了一个很不错的做法,他说:“可以让电销业务在成交后直接帮用户订好首次上课的时间,并让服务人员在上课前两天与当天联系客户,确保用户能完成第一堂课。”
这个建议很好,跳脱了产品的边界限制,将其他资源也拉了进来。
产品经理针对让用户持续上课这件事也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说:“我们必须要建立订课闭环,过去我们的流程是订课、上课、课后练习,但用户何时会订下一堂课呢?这我们一点把握也没有,若是我们将流程调整为订课、上课、课后练习、再订下一堂课,这样就形成了闭环,用户就能一堂一堂接着上了。”
这个建议也很棒,直接从使用流程上改变了用户行为。
上述两个做法,在经过两次迭代后全面采用,而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数据与技术团队们另外编写了信息推送服务,将引导、提醒与推荐系统化,有效的降低了人力需求。其中涉及了产品、技术、运营、业务与服务过程,若我们仍按过去的习惯,纯粹以技术解或产品解,而未从用户角度思考,并将各种可能的资源考虑进来,那根本无法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在讨论现场我们重新绘制了用户生命周期,特别强调用户留存,将首次使用、闭环设计、沉睡客户唤醒、触动回购与推荐设计作为重点,有效的留住用户,并进一步扩大每位用户的终身价值。
从上述两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每个产品的用户行为与生命周期虽然不尽相同,但都需要仰赖运营才能有效留存用户。当不同职能的人都能接触到公司的运营知识与流程时,你会发现大家都能从各自的专业领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数据可以帮我们找出用户行为的规律性,而运营则能让我们进一步对症下药,规划适当的运营活动让用户产生预期行为。
结语
用户导向,用户思维,这是在运营力中我想强调的核心观念,运营不仅仅是运营或产品团队的责任,而是所有人的责任,每个人都该了解运营,并学习运营相关的知识,才能围绕着用户不断提高用户体验。
思考题
你的研发团队内是否有人非常熟悉用户与用户生命周期?公司运营的关键点在哪?如何有效提高研发人员的用户与运营思维呢?欢迎在留言区跟大家分享你的经验。
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作者简介
游舒帆昵称gipi箴亚管理顾问公司负责人、TGO鲲鹏会台北分会学习委员。技术起家后走入管理、产品、营运相关领域历任鼎捷软件技术总监、TutorABC研发总监熟悉B2B软件与在线教育。长年耕耘技术、管理与商业领域现从事顾问、培训与教练工作期许自己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卓越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