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168余加林:从技术人到创业合伙人必备的三个维度的改变.md
2024-10-16 06:37:41 +08:00

71 lines
10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168 余加林:从技术人到创业合伙人必备的三个维度的改变
你好我是八号空间CEO余加林从事互联网行业11年有7年开发经验、8年管理经验、5年创业经验从一名码农到技术管理者再到创业者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常规的发展路径对我个人来说节奏算是比较快的以至于很多时候自己并不能很好的驾驭所在的岗位因此踩了很多坑也获得了很多的教训。
从纯粹做一个码农或是一位技术管理者到选择创业,这其中角色的转变是比较大的,今天,我把自己关于创业的一些经验进行粗略的总结,分享给你,不敢说特别有用,但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当然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不同的公司都会有不同的情况,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另外,我想声明一点,我不鼓励创业,至少绝大部分人并不适合创业,所以,请谨慎选择。
回到正题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分享认知创业这个话题分别是思维的转变、团队的协同、成就感的获得内容适合于参与创业的CTO或技术VP、技术高管、产品高管等。
思维的转变
对于创业合伙人来说,思维上的转变是指要让自己的工作立场更彻底地站在公司角度,一切以公司利益为导向,不能只想着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不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上。因为我们已经是一名创业合伙人了,需要尽力发挥我们作为合伙人的作用,无论在工作、效率还是决策等方面都应该看的更远,这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可能就是大家所说的提升视野与格局。
1.对公司的思考
当自己多了一些头衔如合伙人、联合创始人等这些让人听起来就觉得公司跟自己大有关系的title时我们对于公司的思考就需要转换一下角度了我们需要考虑公司的战略、方向、财务、组织架构、人员情况等各方面的部分或全部这些在以往的工作中感觉离我们很远但当你作为一个创业者时你不得不去面对这些也许不需要你在这些方面做太多的决策但你必须理解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以及协作关系等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有针对性地优化提升效率、减少内耗在我们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尽量避免扯皮推诿的事情。
2.对部门的思考
作为技术部门leader时考虑的是人不够就加人工资给的不够就加钱还会为自己部门争取各种福利和补贴等创业后在做决定时就需要特别慎重需要综合考虑公司现阶段的情况当部门有需要时很多事情就该到你这层截止而不应该再向上汇报我们既要做好向下管理也要做好向上管理。部门的开发计划需要围绕公司的战略和方向去适时调整知道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始终站在公司的角度去思考部门的工作。在公司不同的阶段需要对团队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公司的前进或是倒退。
比如我们公司在两年前决定聚焦主营业务,将其它不相关业务全部砍掉,这时就涉及到人员裁撤等问题,我们既要考虑到公司的利益,也要考虑到员工的利益,还要顾及在职员工的看法和想法。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会背负很多骂名,因此很难办,但不得不做。作为合伙人,我们处理问题时必须果断,有魄力和决心,同时需要平衡好各方利益关系。
3.对产品的思考
作为员工时,有产品开发任务就直接去做,可能不会去问产品背后的逻辑,或者也没有人告诉你产品背后的初衷和思考,参与创业后就完全不一样了,为什么做这个产品,怎么做这个产品,什么时候真正需要用这个产品,甚至连市场开拓、运营推广都要去了解,我们需要对产品的思考更加全面,更加合理的安排开发计划,产品开发的快与慢,好与丑,这些一定是在权衡之下才能出好结果。
4.对利益的思考
这里的利益是指个人利益,参与创业,是获得股份+薪资还是获得期权+薪资,具体应该怎么分配其实并无法界定,我们需要明白自身的价值和在创业过程中担当的角色,以及想要参与的程度,以此衡量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
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该是自己的,一定要坚持争取,千万不要碍于面子最后不了了之,否则在未来的某一天,利益分配问题一定会让你头疼,参与创业,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价值所在,这没有标准答案,也很难去量化,就是一个权衡的过程,如果心里那杆秤非常不平衡,那就争取让它尽可能地达到平衡,这是妥协,也是选择。
以我自己为例,早期我选择的是股份+少量生活费的方式参与了创业,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就是干,一定要干好,钱多钱少无所谓,只要未来能享受公司增长带来的红利就好,这在前些年全民创业的时代可能没啥问题,但在目前这种资本寒冬下就需要慎重,我们可能要付出比前几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金钱,但这也使得我们更加的理性。我一直觉得创业是需要有一定的资金积累的,一是为了保证家庭未来一段时间的生活所需,二是为了保证公司在早期的一段时间内得到供血,如果做不到这两点,一定不要创业。
团队的协同
1.对上的协同
技术人和技术创业者在对上协同中的区别是,以往对于领导安排的任务,我们基本上只要执行就可以,不需要有太多的想法,但技术创业者需要对所安排的工作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高度不同,所以看到的东西永远都是有局限的,我们要从公司角度,综合各部门的利益提出最优解决方案,并考虑方案的可行性,有一点提醒,如果最高级决策者一意孤行,那就直接配合他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执行就好,千万不要有“我是合伙人/联合创始人我的意见你必须听”的想法。相信我所有创业公司的CEO都是独裁的如果不是过一段时间这家公司可能就不存在了。有时候退亦是进。
2.对下的协同
作为合伙人或者联合创始人,公司员工对你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因为你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及影响力,所以你需要有很正的价值观,这可以影响到员工对创始人和公司的认同感。同时,你还需要多了解员工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升员工幸福感。比如我经常会给员工一些小惊喜,再比如在一些特定的节日(如程序猿节)给员工送礼物、送祝福,等等,偶尔也会带大家去喝个酒,唱个歌,跟员工促膝长谈等,来加深了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调性,在自己的调性里做好人,做好事,要善良,要果断,要虚心。我们不要因为公司发展的不错或者融了一大笔钱就过度膨胀,这会让自己变得自大,甚至德不配位。
3.对部门间的协同
作为创业者,我们不能只管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了,各部门团队需要有配合,我们需要让部门间的协同效率更高,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而不是推责,不是内耗,如果各部门同事都能目标一致、齐头并进,那你公司的战斗力一定会提升百倍、千倍、万倍。在实践中,多参与项目,做到即时协调、沟通、跟进,就是我们要在团队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成就感的获得
创业是件很苦逼的事情,在这过程中可能还没有钱拿,无法获得短期利益,而长期利益也可能遥遥无期,因此我们需要在精神上有所图,通过产品数据、他人认可及公司发展等来获得成就感。
对于产品,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的思考,数据的分析,对公司的战略方向等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也可以用技术的手段去提升产品的数据,如用户数据、订单数据等。同时,我们需要通过技术解决用户的问题,解决各部门的问题,以此来提升公司的整体效率,获得他人的认可。我们要通过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工作来帮助公司,向公司正向的输出,提升公司效率,这样,在公司发展越来越好的情况下,我们的成就感自然也会越来越多。
比如我们曾做过一个商品的智能推荐做到了千人千面经过一段时间的优化推荐商品的点击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下单的转化率在排除其它影响后也提升了5%,而这就会让我们特别有成就感。
结语
从技术人到技术创业者,至少我们思考的宽度、深度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这对我们来说,不单单是一次成长,更是一次蜕变。而且,每家公司都会经历高峰期和低谷期,不要意外,总结经验,重装上阵,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如果不好,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去思考公司的方向是否有问题,如果认可则继续跟公司一起走下去,如果不认可也要有决断,不要互相耽误。
这是全民创业的时代给我的机会,让自己获得了更快成长的机会,因此,感谢这个时代。
文中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欢迎留言探讨不同观点。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也欢迎把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作者简介
余加林TGO会员八号空间CEO原8天联合创始人兼CTO、副总裁2013年底加入八天一起创业2018年初负责8天内部孵化项目八号空间并担任CEO。从事互联网行业11年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