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6 06:37:41 +08:00

114 lines
8.1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00 开篇导读
你好,我是码闻强。拥有 12 年软件开发管理经验,创业前服务于杭州知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任高级系统架构师,带领团队研发出一套适合汽车流通行业的 SaaS 产品——指是金融及周边配套产品,为业内数十家机构提供线上支撑服务。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困惑?
知道微服务开发热门,但一直是外行看热闹,不知道里面具体有哪些内容。
了解过 Spring Cloud 微服务开发理论,苦于没实战经验。
知道单个技术点的应用,但怎么将技术融合起来有些模糊。
为什么要学习微服务?
1. 求职时增强技术自信。 微服务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企业招聘中也越来越多的要求有微服务开发、架构能力,不掌握一些微服务技能找工作时也缺乏亮点,可以说微服务架构已经成为中高级后端开发人员、架构师的必备技能。
2. 提升技术实力,增加职业转型的可能性。 长期从事局部功能开发,会导致全局掌控能力缺失。软件系统是一个复杂工程,只有从更高的角度统观全局,考虑业务的方方面面以及未来可能的演进方向,才能深刻理解一个产品或项目的内在含义,而这个话语权往往掌握在更高职级的开发者、设计师、架构师手中,如果掌握了一套微服务架构、开发理念,增加了向更高职级晋升的可能性。
3. 解决工作中软件研发难题。 随着软件复杂度的提升,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单体应用或者粗放式的软件服务,大量功能代码堆积在一起,显得特别臃肿繁杂,开发维护成本很高。这在日常运维、升级维护时非常不便,一个小功能的变更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工程出现问题甚至宕机,如果是运行中的生产环境崩溃,由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或不好的社会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而引入微服务,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4. 保持技术的前瞻性。 研发技术迭代日新月异,新概念新应用也是层出不穷,云原生架构、容器化运维、中台等等,都与微服务有着微妙的关系,只有保持技术的持续性,才能更好的学习新技术,否则会很不利于新技术的落地应用。
微服务有什么用?能解决实际业务场景中哪些问题?
将单体应用分拆成多个小体量的的高内聚低耦合的软件服务,可以采用不同的软件语言,不同的数据存储,每个小服务独立部署运行,服务间采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由不同的团队开发和维护,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扩展性。
采用微服务架构,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解决实际业务场景中的问题:
从组织层面讲,系统的分工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清晰。
按照业务来划分服务,单个服务代码量小,业务单一,更易于维护。
服务能力更专一,代码重复度降低,可复用性高,使服务调用更加简便。
服务之间耦合性低,可随时加入服务,剔除过时服务。
单个服务也可以弹性扩展,容错能力更强,
更贴合云时代背景的软件开发运维环境,高效自动化构建部署。
数据存储解耦,不必将所有数据集中在一个大库中,不易拆分扩容。
为什么选择 Spring Cloud
Spring Cloud 的核心特性如下
Spring Cloud 优点多多,从如下几点可以看出:
源于 Spring社区活跃、生态丰富、功能稳定资料多遇到问题很容易找到解决方案
基于 Spring Boot组件丰富开箱即用更便于业务落地。
相比于其它框架Spring Cloud 对微服务周边环境的支持力度更大。
开发人员从业基数庞大,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使用门槛较低。
相当一部分企业产品实践,已经在使用 Spring Cloud 作为技术选型来落地应用,支撑实际业务。
再来看看 Spring Cloud 的生态组件有哪些,如何帮助我们快速建立微服务架构体系。
Spring Cloud 以全家桶的形式出现,提出了一整套的微服务解决方案,基本囊括了微服务体系中全部组件应用。每个组件又基于 Spring Boot 技术体系,提供开箱即用、约定优于配置的开发方案,可以使开发者们绕过繁琐的组件整合、环境配置等等,快速上手微服务。并且经过了 Spring 社区的整合有大量的兼容性测试作基础Spring Cloud 的稳定性是有保证的,我们也不用费尽心思的自己去拼微服务的各个积木块,而且也不一定比它更优秀。
国内开发者在纠结 Dubbo 与 Spring Cloud 的使用问题Spring Cloud 不少功能组件的停更,环境搭建繁杂,近年阿里推出的 Spring Cloud Alibaba 组件迎头而上,上手更简单,学习曲线低,可更好与 Spring Cloud 生态融合在一起,强强联合,更加增加了 Spring Cloud 的在 Java 领域微服务开发的优势地位。
选择 Spring Cloud不论是从开发人员储备、社区活跃度还是厂商友好性、生态稳定性等角度考虑都是做微服务架构选型一个良好选择。
专栏内容
本专栏就带你一起,将 Spring Cloud 技术融入到一个实际项目——“商场停车”中一步一步将技术点串联起来服务注册、服务发现、服务接口管理、配置中心、分布式事务、统一网关、服务限流降级等一个点一个点慢慢啃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等专栏结束再回顾Spring Cloud 微服务开发原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主要内容分三个大模块:前期准备阶段,系统实现阶段以及高级应用部分。
第一部分,准备篇,按照软件开发流程,进行早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存储设计、架构设计工作,并搭建出架构雏形,介绍相关开发组件,为后期开发打好基础。
第二部分,系统实现篇,结合实际业务功能一步一步完成微服务场景下所需的特性功能,包括服务的注册与发现、服务之间的调用、服务调用时快速失败/降级、配置中心、分布式缓存、面向端的服务适配、消息推送、网关路由、流量控制、统一鉴权等等。
第三部分,开发进阶篇,在前期开发的基础上拔高,包括聚合 API 接口,对外提供统一入口;引入分布式事务,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加入分布式锁,防止限量产品出现超卖的情况;提供应用监控,实时观察各个系统应用实例的健康状态;引入链路追踪中间件,完整的串联系统的每次请求,监控系统调用的效率,为后期系统优化、服务可用性降级提供支撑依据。
你将获得什么?
本专栏课程能帮你解决哪些问题呢?
知识点散落在网络各处,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成本去筛选梳理
缺乏完整性参与一个微服务开发项目的机会,面对新机会时把握不住
自学 Spring Cloud 稍有难度,学习进度缓慢,无法深刻掌握各组件在项目中实际的融合情况
虽有个别案例代码,但没有配套的文档对应,理解起来难免会一知半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收获什么呢?
将 Spring Cloud 微服务架构开发体系串连起来,熟悉各个组件的用途,各组件间如何融合来共同完成一个功能特性
系统性从 0 到 1 的创造一个产品,不管是去面试,还是在实际产品开发中应用,做到胸有成竹,迎接挑战
掌握 Scrum 敏捷开发模式在实际研发中的应用情况
接触到一些项目过程中的开发技巧,可以完整迁移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适读人群
Java 初中级后端开发者
渴望往架构师方向发展的开发者
想了解微服务架构体系的开发者
前置技能
掌握 Java 基础知识Maven 使用经验
具备 Spring MVC 、 Spring Boot 、MyBatis 开发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