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048空降领导者平稳落地要做的四道题(下).md
2024-10-16 06:37:41 +08:00

83 lines
8.3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048 空降领导者平稳落地要做的四道题(下)
你好,我是饿了么技术创新部高级总监史海峰。昨天,我跟大家分享了技术领导者空降会遇到的风险和挑战。今天,我将继续空降这个话题,跟大家聊聊空降技术领导者需要提前做的准备,以及如何平稳落地这两道题。
空降能否成功,无论提前做了多少准备,实际跳下去的那一瞬间,仍然要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至于如何着陆,这是一个不断调整变化的过程,而且难以谋定后动,必须保持高度紧张,快速响应,确保不以脸着陆,给大家呈现空难现场,累及无辜。
第三道题:要提前做哪些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很多战争的结局,虽然看似是因为一些偶然因素,但其实真正起决定作用的都是必然因素。例如美国参战,二战的大局就定了,原子弹只是起到了催化的作用,促使日本投降。因此,既然要空降,就要做好充足准备,以便遇到问题时能从容应对,避免忙中出错。
1.做好情报工作
尽一切可能搜集团队情况掌握团队职责、团队由来、核心成员、当前问题、leader为何空缺等信息。信息渠道包括且不限于面试考官、猎头、同行朋友、技术媒体、知乎、脉脉、内部员工。
如果方便,不妨与原来的领导者直接沟通,他是最了解这个团队、这个职位的人。也可以要求与团队核心成员、同级的关键人物见面沟通,聊历史、现状、问题和未来,以便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并对主要干系人的脾性有所掌握。
另外对于整个公司的发展史、创始人、CTO、技术优势、当前业务等方面的信息也要尽可能了解多多益善。
2.定位优势,获得资源和支持
结合目标,盘点自己的优势在哪方面,以及怎样才能获得支持,具体能够在哪些方面有帮助。优势可以体现在技术能力、行业视野、影响力、所拥有的资源等,比如要招聘补充团队骨干,行业资源丰富的话,可以提前进行盘点和沟通。
另外,上级为了确保空降成功,一般会提供一定的支持,“扶上马送一程”,比如内部培训、招聘名额、预算费用、临时抽调人力等资源,甚至包括直接参与的推动和协调。
3.做预案
未虑胜先虑败,明确了目标,对于可能面对的风险和问题,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及行动计划,也可以与有相关经验的同行多多交流经验。
另外如果软着陆失败就得硬着陆永远要有Plan B。墨菲定律怕什么来什么躲是躲不过的比如团队短时间离职超过1/3就得知道得怎么才能快速招到人甚至拉一个团队过来都可以比如有人带头对抗就得狠下心快速剥离不能称职工作的刺头比如关键技术问题解决不了就得知道如何快速找到合适的外援。
第四道题:落地时要做哪些动作?
做好了准备,调整好了心态,接下来就到了实施空降行动的时刻。开弓没有回头箭,从跳出舱门这一刻起,前面的所有铺垫都得化为一连串高难度动作,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调整姿态,以期平稳落地。
1.开场
新官上任怎么办一般会由上级、HR或者原领导负责引荐给团队先是核心成员见面然后是全体会登台亮相发表“就职演说”这时一般要介绍自己的背景和成长经历阐述自己对团队的定位、设立未来目标并强调自己的工作风格比如肯定团队成绩、会关注哪些项目、争取哪些资源、多长时间内认识每一个团队成员、欢迎随时沟通等等。
开场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衣着、谈吐要得体、有亲和力,最后要有互动,这个环节非常考验应对能力。
2.观察
走马上任之后不必着急三把火,先多观察,参加各种会,多看各种文档,摸清楚公司的技术体系、系统架构、项目和团队管理流程,以及公司整体的组织结构和运转机制等。另外,对于业务型技术团队,新任领导者务必在第一时间拜访业务伙伴,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痛点和期望。
在观察期内发起团建活动更有利于熟悉团队文化、融入团队,要多做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补充核实之前的情报,也增加团队成员对你的感性认识,找到认同你的支持者。比如我很少喝咖啡,但换了新工作后,为了方便沟通,一年喝的咖啡超过了前半辈子的总和,和团队的骨干、平级的团队负责人都进行过沟通。
观察是为了确认团队情况是否与预期相符,深入其中,之前的所有信息才会变成真切的现实场景,而且不同来源的信息可能大相径庭,不同人的思维和看法也可能各有千秋,需要分析判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
3.上手
掌握了具体情况之后,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预案,然后逐步落地,制定技术路线、优化流程、立规矩、做奖惩、建立领导权威。
需要注意的是,初期发起任何调整前都要做好充分沟通,保证信息公开透明,尽可能传达到所有的团队成员而不失真,以便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调动起他们积极性,确保方案得到切实执行。
这其中,明确关注点和量化底线很重要,比如出现线上故障、紧急部署、项目延期必须第一时间上报,比如周报务必准时提交,比如重要会议迟到罚款等。通过这些方法,在预定周期内拿出成果,才算走稳了第一步,才能获得公司的初步信任。
一般而言,空降领导者要首先确保团队稳定,一旦出现动荡,就会大伤元气。当然,如果为了达成目标,需要大刀阔斧,也不能犹豫,畏手畏脚。如果团队缺乏骨干,就拉知根知底信得过的得力帮手进场,能快速撑起大局。如果人员与分工不匹配,就调整组织结构,不必顾忌因人设岗,合理配置能减少错位和内耗。过程重要,结果更重要。
4.原则
有一个原则是空降领导者一定要遵守的,那就是空降之后你就是团队的一员,要为公司、为团队负责,一切行动都应该把公司和团队放在前面,而不是考虑自身利益。坚决不能把自己当外人,你把自己当外人,就会真的成为局外人。另外,空降领导者自己表现得再好,团队不行,就是失败,反之,团队取得成果也就是你取得成果,这点也是要注意的。
在一个已经形成文化的公司,要做的是适应既有文化,抓住重点,掌握团队话语体系并融入自身工作。作为团队领导者,应该更专业,更有大局观,更有管理套路,更符合公司对领导者的要求。
每个人都是空降兵
刘猛在小说《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中,对空降兵有句概括度极高的名言——“空降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后来这句话随着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是特种兵》热映而成为经典台词。
没错,空降兵要定点空投、深入敌后,在险境中站稳脚跟、打开局面、完成任务。生活之中,谁又不是空降兵呢?从呱呱坠地降落人世,到离家求学,到毕业后进入职场步入社会,到组建家庭,职业调整,甚至是退休养老,都在不停地适应新环境。
适者生存,是人生常态,每个人都是空降兵,要一次次的投入陌生的环境,能做的就是成为战场主宰,掌控自身命运,决定战局成败。
作者简介
史海峰,贝壳金服 2B2C CTOTGO鲲鹏会北京分会会员。负责总体架构规划、技术规范制定和技术预研推广善于把握复杂业务需求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在项目中对系统架构进行持续改造优化。负责技术委员会组织管理工作发掘最佳实践、推动技术革新组织内外部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