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KiB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21 Exchange 层剖析:彻底搞懂 Request-Response 模型(上)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深入介绍了 Dubbo Remoting 中的 Transport 层,了解了 Dubbo 抽象出来的端到端的统一传输层接口,并分析了以 Netty 为基础的相关实现。当然,其他 NIO 框架的接入也是类似的,本课程就不再展开赘述了。
在本课时中,我们将介绍 Transport 层的上一层,也是 Dubbo Remoting 层中的最顶层—— Exchange 层。Dubbo 将信息交换行为抽象成 Exchange 层,官方文档对这一层的说明是:封装了请求-响应的语义,即关注一问一答的交互模式,实现了同步转异步。在 Exchange 这一层,以 Request 和 Response 为中心,针对 Channel、ChannelHandler、Client、RemotingServer 等接口进行实现。
下面我们从 Request 和 Response 这一对基础类开始,依次介绍 Exchange 层中 ExchangeChannel、HeaderExchangeHandler 的核心实现。
Request 和 Response
Exchange 层的 Request 和 Response 这两个类是 Exchange 层的核心对象,是对请求和响应的抽象。我们先来看Request 类的核心字段:
public class Request {
// 用于生成请求的自增ID,当递增到Long.MAX_VALUE之后,会溢出到Long.MIN_VALUE,我们可以继续使用该负数作为消息ID
private static final AtomicLong INVOKE_ID = new AtomicLong(0);
private final long mId; // 请求的ID
private String mVersion; // 请求版本号
// 请求的双向标识,如果该字段设置为true,则Server端在收到请求后,
// 需要给Client返回一个响应
private boolean mTwoWay = true;
// 事件标识,例如心跳请求、只读请求等,都会带有这个标识
private boolean mEvent = false;
// 请求发送到Server之后,由Decoder将二进制数据解码成Request对象,
// 如果解码环节遇到异常,则会设置该标识,然后交由其他ChannelHandler根据
// 该标识做进一步处理
private boolean mBroken = false;
// 请求体,可以是任何Java类型的对象,也可以是null
private Object mData;
}
接下来是 Response 的核心字段:
public class Response {
// 响应ID,与相应请求的ID一致
private long mId = 0;
// 当前协议的版本号,与请求消息的版本号一致
private String mVersion;
// 响应状态码,有OK、CLIENT_TIMEOUT、SERVER_TIMEOUT等10多个可选值
private byte mStatus = OK;
private boolean mEvent = false;
private String mErrorMsg; // 可读的错误响应消息
private Object mResult; // 响应体
}
ExchangeChannel & DefaultFuture
在前面的课时中,我们介绍了 Channel 接口的功能以及 Transport 层对 Channel 接口的实现。在 Exchange 层中定义了 ExchangeChannel 接口,它在 Channel 接口之上抽象了 Exchange 层的网络连接。ExchangeChannel 接口的定义如下:
ExchangeChannel 接口
其中,request() 方法负责发送请求,从图中可以看到这里有两个重载,其中一个重载可以指定请求的超时时间,返回值都是 Future 对象。
HeaderExchangeChannel 继承关系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HeaderExchangeChannel 是 ExchangeChannel 的实现,它本身是 Channel 的装饰器,封装了一个 Channel 对象,其 send() 方法和 request() 方法的实现都是依赖底层修饰的这个 Channel 对象实现的。
public void send(Object message, boolean sent) throws RemotingException {
if (message instanceof Request || message instanceof Response
|| message instanceof String) {
channel.send(message, sent);
} else {
Request request = new Request();
request.setVersion(Version.getProtocolVersion());
request.setTwoWay(false);
request.setData(message);
channel.send(request, sent);
}
}
public Completable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