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白话设计模式28讲(完)/25谈谈我对设计模式的理解.md
2024-10-16 09:22:22 +08:00

75 lines
5.5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25 谈谈我对设计模式的理解
众多书籍之下为何还要写这一课程
设计模式可谓是老生常谈的不能再老生常谈了,我曾经思考过很长一段时间要不要去写这系列的文章,因为这一主题的书籍实在太多了,网上免费的资料也非常的多。思考再三,最终决定写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网上的资料虽然非常多,但就如同你所知:网上资料一大抄!内容极其雷同而且粗浅。
讲设计模式的书籍虽然非常多,但用 Python 来描述的非常的少,有那么几本也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内容多少会有些变味。
能把抽象难懂的设计模式讲的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很少。
设计模式玄吗
我觉得它玄,也不玄!
怎么讲呢?《孙子兵法》玄不玄?也玄!因为芸芸众生中能看懂悟透的人很少,能真正灵活应用的人更少!而且战争的成败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天时、地利、人和。但你要问中国历代名将中有哪个不读《孙子兵法》的?几乎没有,如三国的曹操、南宋的岳飞、明代的戚继光,这些人可谓是把兵法用的出神入化了。那两千多年来世界其他国家没看过《孙子兵法》的是怎么打仗的?照样打。没学过兵法的人就不会使用里面的计策吗?当然会用,而且经常用。比如“借刀杀人”,相信这个人们在耍小聪明的时候都用过;“打草惊蛇”这个计策估计连小孩都会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是你不知道古代已经有人把它总结成“战争模式”了。所以说《孙子兵法》其实也不玄。
同样的道理“设计模式”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无数工程师实践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因此它比较抽象没有一定的编程经验很难读懂更不能理解其精髓。所以很多人觉得它玄但真正的架构师和优秀的程序员几乎没有不看设计模式的。能把设计模式应用的如火纯青的那就是大神。同样的问题没有学过设计模式就不会使用设计模式了吗当然不是只要你有两年以上的编程经验像模板模式、单例模式、适配器Wrapper模式这些你肯定用过那怕你没有看一本设计模式的书只是你不知道有前人已经总结成书了所以说设计模式其实也不玄
网上看到一句话,我还是很赞同这种说法的:
对于 10w 行以下的代码量的汉子来说,设计模式 = 玄学。
对于 10w ~ 50w 行代码量的汉子来说,设计模式 = 科学。
对于 50w 行以上代码量的汉子来说,设计模式 = 文学。
如何区分不同的模式
设计模式是对面向对象思想的常见使用场景的模型总结和归纳。设计模式之间的区分,要更多地从我们含义和应用场景去区别,而不应该从他们的类图结构来区分。
看策略模式、状态模式、桥接模式这三种模式的类图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如下图)。从面向的对象的继承、多态、封装的角度来分析,他们是完全一样的。
但他们的实际应用场景却不同、侧重点不同。策略侧重的算法的变更导致执行结果的差异,状态侧重的是对象本身状态的改变而导致行为的变化,而桥接强调的是实现与抽象的分离。
编程思想的三重境界
所以有人说:设计模式这东西很虚! 要我说,它确实也虚! 如果它看得见摸得着,那我就没必要讲了。我说过,设计模式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无数工程师实践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它是面向对象思想的高度提炼和模板化。既然是思想,能不虚吗?它就想道家里面的“道”的理念,每个人对道的理解是不样的,对道的认知也有不同的境界,而不同的境界对应着不同的修为。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上面讲述的是对禅道的认识的三重不同境界,设计模式既然是一种编程思想,那也会有不同的境界,我这里也概括它为三重境界:
一重境界:依葫芦画瓢。这属于初学阶段,以为设计模式只有书中提到的那几种模式,模式名称也能倒背如流。但真正要用时,还得去翻书,依关类图照般照改。
二重境界:灵活运用。这属于中级阶段,对每一种设计模式都非常熟悉,有较深入的思考,而且能够根据实际的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模式,并对相应的模式进行恰当的修改以符合实际需求。
三重境界:心中无模式。这算终于阶段,这里说无模式并非他不用设计模式,而是设计模式的理念已经融入他的灵魂和血液,他已经不在乎哪种具体的通用模式了,每一处代码都遵循了设计的原则,能灵活地创造和使用新的模式(可能这种模式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叫什么名)。这就是所谓的心中无模式却处处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