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左耳听风/101高效沟通:沟通阻碍和应对方法.md
2024-10-16 06:37:41 +08:00

87 lines
10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101 高效沟通:沟通阻碍和应对方法
了解了沟通原理和相关问题之后,我们来系统地分析一下哪些因素会成为沟通中最主要的障碍,并给出应对方法。
信息不准确
对照我们在沟通原理中提到的沟通模型,可以看到,如果被编码的信息本身是错误的,或是你的编码器中有 bug把信息编辑错了那么无论是你有多牛的沟通技巧采用多有效率的沟通方式都不可能表达清楚。用词不当词不达意添油加醋断章取义歪曲事实……都是这类沟通方式最糟糕的表现。
针对这类情况,我给出的建议是,在沟通之前,首先要想清楚沟通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整理自己的措辞。如果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沟通,最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然后放一会儿,再回过头来看,想象一下如果是别人对自己讲这些话,自己会怎么理解。
在实时交谈的过程中时,面对一些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或是自己感觉没有表达好的信息,你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换个方式,重新再来一次。我也经常这样。我会停一下,告诉对方,让他等一下,给我一点时间来组织语言和逻辑,或者说,对不起,我没表达好,我换个思路重新说……
而当别人没有表达清楚的时候,你要及时打断对方,跟对方说,你没有听懂,你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是否可以重新澄清一下,等等。这都是我们日常沟通中惯用的手法。而如果你明明知道你不懂却不好意思问的话,这就是沟通中最大的阻碍了,沟通就是要来来回回的确认。
这里的关键点是,在信息不准确时,节约时间已经没有意义了。沟通效率的关键不在于快,而是准确!要做到这些,你需要不断地练习,多有几次准确表达自己、成功沟通的经历,就会驱使你的沟通表现越来越好。在《程序员面试攻略》中,我还分享了另一个方法,就是多看多写,养成写博客的习惯。当你越来越能把复杂的事情写清楚的时候,你的表达能力就会越好。
信息太多
信息太多就等于没有信息。有些人在交流的时候,会先说一些无效信息或者与主题无关的干扰信息。比如:
害怕别人可能不能理解,就进行大量的前期铺垫和背景描述;
害怕得罪别人,先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解释和免责;
想把所有的东西都告诉对方,在做 PPT 的时候,放入了大量的文字而让人 get 不到重点;
怕别人听不进去,唠唠叨叨,车轱辘话来回说;
用各种各样的比喻来说明一个事,但就是不直接说明这个事,把大家搞得云里雾里的;
枝节太多,跑题,东拉西扯,抓不住重点;
……
我以前团队有个下属来跟我来说,“我最近工作很累,压力很大……”当时,听他这么说,我虽然表面故作镇定,但心里面却是不安的,我的直觉告诉我他可能接下来就要和我说离职了。然后,我开始安慰他,再把话题偏到和他分享我以前遇到相似的情况时我是怎么怎么做的。结果换来的是更多的解释,他跟我表达更复杂的情况,于是我又在帮他想办法……
这样你躲我闪的沟通持续了三十分钟之后,我才搞明白他其实是只是想休假。他想请一个星期以上的长假,害怕申请不下来,所以,先给我解释这么多,而我以为他要离开。于是,在我俩各自“心怀鬼胎”的环境下,沟通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其实,如果他第一句话就说:“我想请一周的假,想休息休息”,我觉得有点长了,自然会问他原因的,如果我不觉得长,我就马上给答案了。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会像我以为他要离职这么复杂。
是的,不要绕弯子,有话直说,这是最高效的沟通方式。这既是对对方的一种信任,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尊重。这样沟通,事情往往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没有交互
没有交互的沟通是一种有些令人沮丧的交流方式,这相当打击积极沟通的一方。尤其是面对程序员,开会也好,分享也好,我经常一个问题出去(比如:想听听大家有什么意见,我这么做有问题吗?等等),没有任何的回应,一片寂静,本来注视着你的眼神一下子都低下了头,相当令我沮丧,甚至有些令我不知所措。
于是,沟通成了单向灌输,沟通中的一方或者双方喋喋不休地说,而且是只说不听,各说各的。这样不仅会把双方都搞得很疲倦,而且问题一点儿也没有解决。这样的沟通可以说是完全失败的,只是在浪费时间。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学会止损。也就是,一旦意识到这样的情况发生,就委婉终止这样的谈话,想办法脱身。而且还要反思自己和对方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然后寻找有效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这里多说一句,有时候,领导太过于威严,或是太过于强势,不听别人的观点,就会导致别人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是觉得表达出来也没什么用。时间一长,就造成了没有交互的沟通。
不要觉得这样“发命令式”的沟通很好,效率很高。实际上,你把你的员工当成不会思考的机器的话,他们也就真的成为了不会思考的机器。有一天,你需要你的员工为你分担压力,帮你贡献一些想法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这堆员工简直就跟机器一样没有差别。
找到对方的兴趣点,降低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门槛,培养让大家畅所欲言的自由环境,把自己的答案变成问题,让其它人有参与感,这样才可能有好的沟通,也能够有好的结果。
表达方式
沟通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沟通的内容,二就是表达方式和态度了。同样的沟通内容,以不同的表达方式说出来,实现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很多场景下,人们以一种平等且互相尊重的态度进行交流的时候,沟通一般都能得到顺利进行。
试想如果一方态度不好,或者带着某种情绪,用听起来轻蔑且粗鲁的方式跟你说话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有时会为一些琐碎小事儿而争论不休。我们要尤其意识到,很多时候沟通失败,不是沟通内容出了问题,是表达方式、谈话的态度出了问题。后面讲述沟通技巧的时候,我会详细讲述这个问题。
老实说,我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问题(就是那种情商为零的情况),我也在努力克服,努力改善中。要做到这些可能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
二手信息
由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自然损失的特性,导致即便在没有人为主观去篡改的情况下,很多二手信息内容的准确度也是不够的。这跟上面提到的“信息不准确”有些类似。通常来说,二手信息都是变味的信息,这些变味的信息在很多时候是会是影响人的判断力的。像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之类的二手信息,可能会让你做出严重的错误判断。流言止于智者,流言之所以能止于智者,不是因为智者聪明,而是智者会到信息源头上去求证。
在网上有很多关于我的传闻和一些八卦故事,而且这些八卦是非常有生命的,里面那些所谓的“当事人”把一些事描述得活灵活现的,却基本没有人来找我求证是否真的是那样的?我怎么想也想也不明白:是我死了无法对证了,还是现在的人喜欢看八卦喜欢到已经不关心事实了?
到信息的源头,向当事人去求证,会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也会让你变得更有智慧。
信道被黑
我们做计算机的人都知道,如果在网络通信的时候,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有恶意的人修改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就是信息不对称,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喜欢玩信息不对称的游戏,因为信息不对称了,轻则可以牟利,重则可以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挑拨离间、散布谣言、假传圣旨、捏造事实、欺上瞒下……就是这方面的示例。所以,你应该知道信息平等是有多重要的一件事了。
虽然有时候信息是负面的,隐瞒可以让你获得短暂的宁静,但是纸包不住火,一个谎言需要用更多的谎言去弥补,一旦被识破,你得到的将是信用的破产和大众报复性的结果。所以,在面对负面信息的时候,最好的方式不是隐瞒,而是公开以及给出解决方案。
要解决信息被黑这个事,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让信息公开透明,将没有被“嚼过”的信息,完整一致地传递给别人,让大家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它。尤其是在公司宣布一些变化的时候,千万别嚼完了再告知下属。但有些管理者会觉得,信息公开透明之后就不好做管理了,因为开启民智了。这些人的想法是:我就喜欢愚民,员工傻一点我好管。我让你加班你就加班,我让你朝东你就朝东,不会问我为什么朝东,为什么不朝西。
但是,我想说,信息不对称只有短期利益,没有长期利益。短期来看,团队成员听话,团队好管理。但长远来看,这么做无疑是在剥夺员工自我成长的机会,从而无法培养员工的自驱性和创造力。当一个团队没有创造力,不会思考的时候,你还能走多远呢?
小结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在这篇文章中,我介绍了最主要的六种沟通阻碍:信息不准确、信息太多、没有交互、表达方式、二手信息和信道被黑,给出了各种阻碍所带来的沟通问题,同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启发你的思考,并给你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