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技术管理实战36讲/00开篇词你为什么需要学管理?.md
2024-10-16 06:37:41 +08:00

93 lines
8.1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00 开篇词 你为什么需要学管理?
你好,我是刘建国,虽然你平生已经认识过很多个“建国”,但其中最关注技术人如何带团队这个话题,并且在“极客时间”上开专栏的,我肯定是第一个。
你可能会说:“技术才是我的真爱,做管理啊,带团队啊,都不是我要考虑的事儿。”
嗯!我原来也是这么以为的,因为做管理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叫做“意愿”,这说明做不做管理是可以主动选择的,不是吗?
但是近期我做的一个调研,却让我大跌眼镜,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我统计了最近半年参加“新经理管理图谱”培训的数百名技术管理者,竟然只有 10%~20% 的新经理是主动和上级表达希望做管理的,这也就意味着:超过 80% 的技术管理者,都是在没有明确表达管理意愿的情况下,被公司推到管理岗位的。
竟然有这么大比例的人都没有做出主动选择,实在匪夷所思。而且,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那些实际已经在带团队的高级工程师或架构师,他们虽然没有管理的头衔,但已经是一个实际上的 leader。
我想,你一定可以想象得到,绝大多数技术管理者在刚开始带团队时,对管理该怎么做是知之甚少的,因为他们毫无准备,甚至都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要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难怪他们常常把管理工作统称为“杂事”,虽有调侃之意,但其不情愿也可见一斑。
那么,这种技术人被“逼上梁山”做管理的情况,是不是有违常理呢?当我进一步研究了这些技术管理者的公司背景之后,似乎找到了原因所在。在很多传统的企事业单位,要晋升到管理者,需要 5~10 年甚至更久,这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培养一位管理者。
而在新兴的泛互联网领域,这个时间会缩短为 2~5 年;如果你服务于一家快速崛起的公司,这个时间会进一步缩短为 1~2 年,甚至更短。公司根本就等不到你掌握了管理技能之后再让你带团队,上级会推着你边做边学。事实上,你们的上级极有可能也是这么开始做管理的。所以,如果下周你的上级突然要求你带团队,你可千万别觉得奇怪 ^_^。
很快你就会发现,对于互联网技术人来说,“带团队”不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迟早都要面对的事儿。做技术和带团队,更像是职业发展的两条腿,而不是完全叉开的两条路。做技术和带团队,更像是职业发展的两条腿,而不是完全叉开的两条路。
所以,不论你是还在做技术,希望未雨绸缪地对管理有个初步的了解;或是你恰好处在转管理的节骨眼儿上,对怎么做管理感到迷茫;亦或你已经走上管理岗位,对如何应对棘手的管理问题有所困惑,一幅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全景图都会让你胸有丘壑、从容面对,正如我 10 年前的期待。
10 年前,在我刚从一个工程师开始带团队时,充满了迷惑和不知所措,当时我多么渴望有前辈可以给我高屋建瓴的指引,提纲挈领地告诉我从技术转做管理,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都有哪些事情要做,以及应该怎么操作。对此,我期待了 10 年。
我带着这样的期待,在百度把 5 人团队带到 150 人的部门,成为百度最佳经理人;带着这样的期待,我把天使轮到 C 轮各阶段创业公司的 CTO 和技术 VP 都做了一遍;带着这样的期待,我先后培养了四五十位新经理。带着这样的期待,最终,我创办了“果见管理工作坊”,专注于对技术新经理的辅导和培养。半年下来,支持了数百计的技术新经理,服务了十多家企业,其中不乏顶级的互联网公司。
无论是在带新经理的过程中,还是在做新经理培训的过程中,我发现如下三类问题是大家普遍关心的:
1. 关于 Why 的,比如:
“老板让我做管理,我到底要不要做呢?”
“管理这条路是否适合我呢,对我个人发展有什么建议吗?”
“我不像某某那么适合做管理,我是否还要去尝试呢?”
……
2. 关于 What 的,比如:
“管理到底都需要做哪些事呢?”
“有没有管理的框架图可以让我按图索骥,做到心中有数呢?”
“我做得是否足够,我还应该做哪些工作呢?”
……
3. 关于 How 的,比如:
“怎么做团队建设呢?”
“怎么提升团队凝聚力呢?”
“怎么做向上沟通和向上管理?”
“怎么做员工激励?”
“怎么应对低绩效员工呢?”
……
多年来,探讨这些问题的文章多如繁星,但散落天际,我找不到一张“星空图”能把它们系统地关联在一起。纵然上过无数的管理培训,也都是隔靴搔痒,感觉老师在天上说,而我在地上跑。于是,受到“技术管理者”的使命召唤,我希望能用技术人的亲身经历和技术人熟悉的语言,来挑战一下这个管理技能的“星空图”,并以此来阐释技术管理的方方面面。
无论你是一位“有志”工程师,考虑未来做管理;还是一位“被经理”,被上级不由分说推到管理岗位,希望变被动为主动;无论你是一位即将开始带团队,希望了解管理者应知应会事宜的准经理;还是一位已经开始带团队,希望系统掌握管理方法论的新经理;甚至于你是一位希望交换管理认知、关心新经理培养的老经理,我们都可以在未来的三个月,一起来探讨下面 5 个方面的内容。
自我倾听。主要围绕“Why”的问题理顺新经理内心的纠结与彷徨让你心无旁骛地走上管理之路。
角色认知。提供给你一个管理工作的“全景图”,以方便你按图索骥地了解管理工作所涵盖的方方面面。
管理方法。这其中,管理规划、团队建设和任务管理,合称为“管理三部曲”,分别探讨“看方向”“带人”和“做事”的这三个关键的管理内容。
管理沟通。探讨管理沟通的工具和技巧,并探讨向上、向下、横向等典型沟通场景下的沟通要点。
管理之路。主要探讨如何积累管理方法论,以及如何成为自己所期待的管理者。
和技术的确定性思维不同,管理有很多模糊的概念,比如当你开始带团队之后,大家应该怎么称呼你呢?是叫经理?团队 leader管理者manager还是团队负责人
为了方便探讨,我姑且把需要带团队的技术人统称为“经理”,而且,文章中提到的“团队 leader”“manager”“管理者”“团队负责人”等概念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默认都是一回事都是既需要“带人”又需要“做事”也就是对团队和业务都要关心。而非只关注人员成长的人力经理也不是只关注做事的项目经理。
好了,无论是已经在带团队的管理者,还是未来或主动或被动将要带团队的工程师,准备好迈出你职业发展的另外“一条腿”了吗?
最后,我用“颠覆式创新之父”克里斯坦森的一句话,来欢迎你已经或即将带队前行,他在被确诊罹患癌症之后写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中说道:“如果干得好,管理是最崇高的职业之一。没有哪一个职业能像管理一样为他人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让他们懂得承担责任并取得成绩,以及为团队的成功做出贡献。”
我坚信,当你学会用“带团队”的思路工作和生活之后,无论你是否拥有“管理者”的头衔,你都将成为身边人事实上的领袖。接下来,就请开启你的领袖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