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008技术领导力就是成事的能力.md
2024-10-16 06:37:41 +08:00

79 lines
11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008 技术领导力就是成事的能力
人,是一个创新企业最重要的要素,在确定方向上能否在市场上胜出,在于这个企业招聘和管理了什么样的人才。越是高端的人才越难招聘和管理,而如何和各层级人员有效的合作,领导力是一个技术管理者的重要能力。在上一期的技术管理核心能力模型中:领导力、人员管理能力、文化构建能力、体系搭建能力、技术实力,领导力是排在第一位的。
那么什么是技术人员的领导力呢?经常有人这样定义技术管理者的领导力:领导力就是让人服你,所以技术管理者的领导力就是技术要比大家都强;还有人认为领导力就是权力,赋予你权力自然就有领导力。这都不是正确的理解。
领导力管理大师德鲁克的定义是“领导力能将一个人的愿景提升到更高的目标将一个人的业绩提高到更高的标准使一个人能超越自我界限获得更大成就”。另一个领导力大师John Maxwell(约翰·麦克斯威尔)定义是:领导者是知道方向、指明方向,并沿着这个方向前进的人。
而我对领导力的定义很简单“成事”的能力职位不是别人授予你的而是你自己挣出来的。领导力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人员、影响力、号召力、决策力将一个事情从0到1的能力如果把事情做成0.99,都不是领导力的体现。
“成事”,对最终结果负责,这是最高级领导力的体现,如何培养自己的领导力,能“成事”呢,在我看来需要以下几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决策力:迅速拍板并为结果负责的能力
大家所理解的决策,经常是给老板三个方案,老板从三个方案里拍板一个最好的,然后让大家去执行。其实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作为一个高级管理者,经常能看到下属遇到一些困难的球(问题),大家想尽一切办法去接着这个球,好接的球基层、中层管理者都搞定了,出现在你面前的球都一定是“仙人球”了。
所以,技术管理者看到的情况,经常不是“两好选其优”,而是“两害取其轻”,通俗的话讲,你面前两坨翔,一坨大的,一坨小的,让你必须选一坨吃,如果你不迅速确定,这两坨马上各自增长一倍。
所以,每一个决策者其实都是痛苦的,他要在信息不完全明确的情况下,面对痛苦和更痛苦的事情上,迅速决定用哪个方案,并为结果负责,同时为了激励士气还不能表露出任何痛苦。如何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迅速决策,结果只是当时最好的(最糟的决策就是不做决策),而所有产生的问题和压力都要独立承担,而不能给下属,这就是一个管理者决策力的表现。果断敏锐地选择当前可行的方案并为之负责,这就是决策力。
沟通力:倾听与准确反馈的能力
沟通是普通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高级管理岗位除了日常的沟通之外,还要倾听中层管理者和员工的声音并准确的反馈,其中难得是“准确”二字。在对直接下属沟通时,根据员工的性格和成熟程度,准确告诉他的管理问题和对事情的目标、方法以及异常的处理情况。初级熟练员工需要手把手完整的指导如何去做,高级员工需要使命式沟通,如果沟通方式相反,反而会让初级员工不知所措,高级员工觉得无法成长,而起到反作用。
在批评员工时更要准确,批评不是发泄自己的压力,对事不对人,有效的批评是帮助员工成长,下次不会再需要你操心同样的问题。如《原则》中提到的“严厉的爱才是最可贵也是最难得的”。
沟通力,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对合适的人用合适方法说合适的事情。
影响力:号召管理层和员工一致行动的能力
“职位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挣出来的”,这句话就是影响力的真实表现。影响力包括对外对内两部分。
大部分人提到影响力会提到一个技术人员在外部被多少技术会议邀请有多少技术文章和概念被其他人引用和认可。其实对外影响力的目标是作用在对内影响力上通过对于业界的影响力以及方案判断和决策不断的验证建立管理层对于技术整体团队的信任。这样在决策和预判过程当中作为CTO和技术管理者的技术基因才可以有话语权可以让公司以合适的技术节奏和技术路线来发展避免过少或者过多的技术投入导致影响业务。
对于员工的影响力,是员工发自心底的一呼百应,通过准确的技术判断、正确的管理决策、合适的领导方法让员工信服决策者而不是因为职位的高低而去执行。这样才可以打造一个积极向上、海纳百川的产品技术团队。
识人&授权:通过人员管理人员,通过别人完成使命的能力
一个超过百人的高级技术管理者一定不是亲自再做细节的工作,而是通过更多的合适的人员来完成任务。首先,知人善用是高级管理者重要基本素养。所有的创新企业都是由人构成的,人是否合适在一个岗位上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判断。在企业的不同阶段,是适用不同类型的人才的,而每个人也都是不完美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如何管理这些人是需要有技巧的,后续文章也会再详细的讲述。
其次,要充分的授权。高层管理者的授权不是说只是布置事情让大家去看,然后自己再去指挥,高级的管理者要和自己的直接下属建立信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什么是授权,我用个极端的例子,哪怕是下属去犯错,你也要眼睁睁的看别人犯错,而自己来承担所有的后果。除非你判断问题超过你的职权范围或者挽回范围,否则你不能直言相告。“看着下属犯错,自己却不能说” 这点是最难的。因为你说了,这些经验就永远是你自己的,下属不在错误中成长,管理者就是永远的瓶颈。这是中美文化最大的差异,也是创新企业和传统企业管理方法最大的差别。
“允许犯错,但不允许同样的地方持续犯错”这也是在后续文章讲“文化构建能力”时会讲到的。是否做到识人&授权是管理者是否可以管理超过100人团队的门槛。
坦诚&开放:营造一种氛围,绝对的透明和坦诚,绝对的开放
如前面所说,一个技术管理者不一定是公司技术最强的人,这很好理解,在公司小的时候往往是技术最强的人,随着技术团队的壮大,如果他还是各方面技术能力最强的人,那么他一定是这个公司的技术瓶颈,会被公司淘汰。
但是作为技术一把手他一定是公司里对技术人员最坦诚、最开放的人。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刚到易观的时候技术团队还不够给力技术债很多一次严重事故的时候整个技术团队48小时没有解决一个平均QPS30多万-峰值快到100万的数据接收问题一天快200亿条数据接收IP还是写死的资源还不够LVS后面netty还是tomcat业务都撑不住 @_@没办法自己上阵用72小时学了lua和openresty分流了压力按照我设想的逻辑重构了接收端临时解决了问题。
等到我招到好的技术人才,把项目交接给他的时候,他公开的非常直接的对我讲:“大侠,你写的这个东西什么破玩意啊,有更好的函数为什么不用,看这里写的简直画蛇添足……”巴拉巴拉地把我训了一通。
一方面,我坦诚承认我的不足,在那个环境下如果他来了,肯定比我解决的更漂亮;另一方面我很高兴,在会上我们可以开诚布公的就事论事,没有谁是权威,只是坦诚、开放的讲对的事情。这样才可以容纳更牛的人,让事实带领全公司的团队走向正确的方向,而不会因为个人的误判导致整体的失败。
如何建立这样的文化和体系,后面的文章会和大家分享,坦诚&开放是一个团队走向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
悟性&个人魅力:悟性与个人魅力是一个管理者的必备的软技能
没有一个人是天生的管理者所有的管理经验都是通过不同的管理实践和反馈中积累起来的。对于同样的一个人或事情管理者从中参悟到什么理解到什么程度是一个管理者是否可以持续提高的关键。所以作为高级管理者至少留给自己20%的时间在思考,而不是具体做事情,反思自己的决策、沟通、影响、开放当中的问题,是否可以有更好的方法来提高,这样才可以让自己持续在管理岗位上提高。
而个人魅力是和管理风格息息相关的尽管每个管理者的管理风格都不太一样但是你发现做到高层管理者的人去掉这个管理者的title在其他领域的普通沟通当中他依然有特殊的人格魅力让他闪光让他身上具有一种“领袖气质”。这点并不是通过专业性辅导可以做到的而是管理者自己在做人的方面要有更深的理解和见地反复的参悟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做到。
所以大家看到很多高层管理者开始大量阅读非专业的书籍也是源自于此。一个人能做到什么样规模的高级管理者和他对于自己、对于业务、对于管理甚至对于世界的参悟程度有关系最终管理的瓶颈是对于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瓶颈而不是技能瓶颈。所以专心阅读《技术领导力300讲》和各种知识含量的书籍、杂志是扩大自己认知边界的好方法。
最后大家可以看到管理是没有年龄界限的无论是一个70后、还是一个00后一个具有决策力、沟通力、识人&授权、坦诚&开放、悟性&个人魅力的技术领导者是一个有领导力的技术一把手的必要条件而体系搭建能力、文化构造能力、人员管理超能力、技术实力也是一个技术一把手不可或缺的这些请大家持续关注我在《技术领导力300讲》的“打造技术管理核心能力”系列文章。
作者简介
郭炜,易观 CTO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智能应用服务分会副主任委员TGO鲲鹏会北京分会董事会会长。负责构建易观技术团队、完成易观大数据采集、平台、数据挖掘等技术架构与体系从无到有完成易观混合云的搭建、以及易观 SDK 的升级,并发布易观秒算实时计算平台。目前易观大数据平台日处理数据量 30T 272 亿条月活用户5.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