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063未来组织形态带来的领导力挑战.md
2024-10-16 06:37:41 +08:00

61 lines
7.3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063 未来组织形态带来的领导力挑战
当我们谈论领导力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当前所处的时代相比之前如今的互联网更加垂直、个性和人性化。市面上有很多Web1.0、工业4.0时代出版的管理书籍,里面涉及到术的层面的内容很多,有着各种各样的管理方法,但那些方法拿到现在已经不太好用了。大家有做管理的话,可能会发现用原来的方法管理员工,好像没那么灵了。
VUCA 时代
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新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社会人文的发展速度,导致人们的人文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新技术的革命浪潮中无所适从,很多被证明行之有效的范式和秩序正在被颠覆。
有个概念正是描述这一情况即VUCA。何为VUCAV是Volatility代表易变性U是Uncertainty代表不确定性C是Complexity代表复杂性A是Ambiguity代表模糊性。
也就是说如今世界已经进入VUCA 时代我们正面临一个易变的、不确定的、复杂的、模糊的世界。在这样的VUCA时代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来做应对的准备每个组织与个人都有一种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慌感长远规划越来越成为不可靠的事。
以3D打印为例不知道大家对3D打印当年的热潮是否还有印象2013年的时候3D打印是一个大风口除了媒体炒作、资本追逐之外国家也大力扶持甚至认为3D打印除了民用领域之外还可以用在航天领域。当时全球有两家3D打印相关的公司市值加起来超过了100亿但仅到2013年底两家公司的市值就跌了80%,这个巨大的变化是很多投资者包括群众都没有想到的。这就是易变性的一个表现。
在VUCA中对领导者来说最难的就是模糊性。如今大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有一个短周期的预判但对于大的经济环境和形势缺乏预判能力没有办法很清楚地去做战略规划。因为社会变化太快机会到处都有。
这种不确定的时代,企业需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自我变革与创新,其中最难的、最深层次的变革就是组织与人的变革。而对领导者的要求就是要敏锐感知影响组织与人变革的因素,洞见组织变革的趋势,使组织有前途,工作有效率,人才有活力。
人性与需求
关于人的变革,面对时代的差别,我们主要看什么呢?是思维。而思维又可以从人性和需求两个层面出发去改变。
第一,讲思维时看人性。传统认为人性是非黑即白的,但现在没那么容易区分了,而且善恶是动态发展的。
同一个员工可能在A公司工作表现、工作态度等诸多方面都不好但跳到B公司后可能就截然不同。我们就流失过这样的员工在公司时我们恨不得马上把他开掉他也觉得不受待见就跳槽去了旁边的公司结果在那家公司表现非常好。
我私下约他出来聊天他说在那儿Leader信任他同时给他空间而在我们这儿不被重视每天被卡得死死的这儿不行那儿不行很多项目很努力地做完后连一句表扬的话都没有。
第二讲思维时看需求。大家都知道马斯洛的金字塔常规来看我们在公司里面讲需求会先看是不是满足员工最基本的生存、舒服、安全等需求然后再一级一级往上看。但是现在是混序的需求作为Leader就需要能够鉴别员工的需求在什么地方哪个需求对他而言是最重要的经济有时候不再是他们的主流需求其他情感、归属、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反而可能会浮现出来。
因此,我们要从人性和需求的角度出发,用动态的或生态的思维去看待人才。
未来的组织
除了人的因素之外,组织是领导者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需要去敏锐感知的另一个因素。那未来的组织变革有哪些特征呢?
如今的组织不管是IBM还是谷歌它们都有一个边界。在公司里我们做一个项目会去找技术、产品、销售等各个方面的人组成团队这些人都是同属一个公司的员工。
但在未来的组织中,工作形态及组织形式可能有一些变化,会大幅度减少人跟人之间的关系绑定,部门之间的边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人才共享成为新常态,大量随需而动的“云团队”不断涌现,增加了组织的敏捷性。比如很多企业开始尝试的项目制,就是这种组织形态的一种体现。
而这需要人才能够拥抱变化随时能够换部门、换老板、换任务、换同伴、换KPI对人的环境适应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对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公司外部的人才共享也将成为可能。举例来说在座的400位中只有第一排的同学是全职员工剩下的都是市场流动人才。当我决定做一种智能翻页器时第一排的全职员工负责供应链、材料、软件等方向然后由他们去市场上找到合适的顶尖的人才于是产生了人才投标。通过这种方式会产生一些真正可以中标留下来的人才。而这些不断通过人才投标总能留下来的人才或者总能拿到项目的人才就叫做头部人才他们会拿到市场上几乎80%的机会。剩下的人就变成要抢剩下的机会。
这对于企业的好处在于,企业将永远能够拿到市场上更好的资源,而且不用花费大量的人力成本。
在这样的组织形式下,首先,未来组织最重要的职能将变成赋能,而不再是管理或者激励,当然现阶段还是激励对团队来说更重要。
其次,未来的团队将偏向小而美,取得的成果跟团队规模没有任何关系,而是跟人才质量和人均效能有关。例如,现在公司有一百人,这一百人的产出能不能实现真正的最大化?几乎没有公司这么算过,只是感觉员工很努力了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算一算,就会知道其实很多员工相当于是在浪费公司的时间或者金钱。
最后未来将有全新人才的配置方式当人才共享成为常态之后自然会对领导者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举例来说第一如果未来是有少部分人是全职员工我们自然希望留下的是最好的人才那么对于Leader来说如何留住这些顶尖人才就成为一大挑战。第二如果以之前提到的项目制的方式工作除了少部分全职员工之外的大多数人都是市场流动人才之前跟Leader并没有关系那他们去了公司以后作为Leader该去如何影响、领导他们并与他们沟通这些对于Leader来说也是非常大的挑战。
本文整理自TalentX咨询公司创始人兼CEO Tina Jiang在GTLC全球技术领导力峰会上的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