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朱赟的技术管理课/17管理者不用亲力亲为:关键是什么?.md
2024-10-16 06:37:41 +08:00

60 lines
6.4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17 管理者不用亲力亲为:关键是什么?
大部分被提拔成技术领导的工程师都拥有一定的领导力,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具备出色的业务能力;而这些技术能力强悍的工程师刚刚走上管理岗位时,最爱做的事情就是亲力亲为,看谁干活都不放心,恨不得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
对此,我深有体会,因为我是一个典型的由技术骨干提拔上来的管理者。
成为技术管理者之前,我在组里是研发组长( Tech Lead )的角色。我不仅参与所有的设计和讨论,甚至很多的核心代码都是自己写;组里其他人的代码,我也会亲自过目。无论多忙,我都会参与所有的代码评审,尽力做到对每一个改动都心中有数。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我带的项目组人数越来越多,事事亲为也变得越来越吃力。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差不多全部用来加班了,超长的工作时间变成常态。
即使这样,我也总有忙不完的事。好友池建强老师常常说,你得学着带人和授权,把事情分出轻重缓急,把有些事分出去让别人做。可那个时候的我,总觉得每件事情都很关键,什么都不愿放手,甚至我老板也常常说我,应该学会把任务授权给给别人。
我在这方面做得一直不好。一方面,我确实没有掌握到分配任务的技巧,好几次任务分出去都出了小问题,最终还要自己介入;另一方面,我那个时候的状态也不对,整个人陷到所有的细节中无法自拔,没办法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只能紧紧盯住眼前的事,无法看得更高更远,甚至常常在度假的时候也要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对个人而言,我自己忙得疲惫不堪,对团队而言,一旦我这里停下来,就成了所有人的瓶颈。
这个问题在我转成管理者之后不久,变得更加突出。一方面,我多了很多管理相关的工作,这些任务会占用我很多的时间;另一方面,团队迅速成长,项目和人都变得更多了,想要事事亲力亲为再也不可能了。终于有一天,事情突破了临界点,也就是说,无论我怎么忙,都没办法延续之前的管理方式了。
当一个人熟悉的“老系统”彻底坍塌的时候,人们才会改变,去尝试构建一套新系统;但是,新系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花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从“亲力亲为”转变为授权和任务分配模式。
为什么这么困难呢?原因很多,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可能和工程师的工作习惯有关系:一个技术方案如果自己不参与,就会担心事情不能做好。
这里面其实有两个误区:
事情能不能做好和完全按照你自己的方式做好,是两码事,别人有别人的工作方式,也能把事情做好。
介入和不介入并不是非黑即白,用什么方式介入,在哪些地方介入,才是关键。
既然出发点是把事情做好,那如果我们把任务分配出去,别人也一样能把事情做好,如果这样去思考,是不是就更容易放手了呢。
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帮助别人把事情做好上面。比如,接受任务的人需要哪些支持和帮助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呢,我们应该在什么样的时间点去提供这样的帮助。
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们在授权和分配任务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方面。
第一,让对方明确目标,知道最终想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对这个任务完成的期望值是怎样的。比如,在什么时间内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你对这个任务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样,如果有取舍,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可以妥协的。如果这些标准没有说清楚,很可能会出现认知偏差,比如对方觉得做得很好,但是你认为有些很重要的东西并没有被照顾到。
当然,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对方同意并承诺完成这个目标。
第二,制定一个计划,并保持跟进。跟进不是指导,不是让你去频繁介入别人的任务,告诉对方下面你该干什么了;而是需要你在对方对某个环节有疑问的时候,能够随时提供帮助。这种帮助可能是解决方案,也可能是技术方向。当对方对下一步该怎么做没有头绪的时候,你可以与其探讨,给出建议或者线索,确保没有大的障碍阻止他取得关键性进展。
第三,给出反馈,尤其是正面的反馈。当对方做得很好的时侯,你需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对方处于平台期没有突破的时候,只要他还在努力,就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反馈要尽可能的客观,不要在小细节上有太多意见。如果在方向或者优先级等问题上偏离了你的预期,要及时交流和纠正,了解对方的想法,找到问题的原因,让项目走上正轨。
那么,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管理者不用亲力亲为,关键是什么?
我认为,关键就在于学会授权和任务分配。这个过程需要注意两个重点:第一,我们要有效地把任务分配出去,第二,我们要保证分配出去的任务能够被圆满地完成。
任务无论是自己做还是交给别人做,让事情更快更好地完成永远是第一位的。很多优秀的工程师最初都是独行侠,他们单枪匹马完成了很多丰功伟绩,也更习惯自己独立工作,但一旦他们发现团队协作可以做出更大的成就时,就会从亲力亲为转变为授权模式,帮助别人成功,团队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回顾一下,今天,我和你讨论了为什么工程师出身的技术领导更容易亲力亲为,如何从亲力亲为模式转变为授权和分配任务模式,以及我们在进行任务分配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最后给你留一个思考题。如果你在分配任务的过程中,对方不认可你设定的目标,或者不同意你对项目成功的定义,你该怎么做呢?可以在留言中告诉我,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