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OKR组织敏捷目标和绩效管理-完/13加餐OKR填写模板及案例.md
2024-10-16 06:37:41 +08:00

119 lines
5.8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13 加餐 OKR 填写模板及案例
你好,我是留留。
在我们落地 OKR 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关键的工作节点,比如 OKR 制定、每日站会、季度中 OKR 评审、季末 OKR 评分等。如果在这些关键节点,能有规范化的讨论内容展现形式和基本流程,就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接下来,我就把在京东内部实践 OKR 的相关模板分享给你,并从应用场景和具体操作流程上帮你熟悉模板的使用。按照模板中的要素来进行 OKR 运行工作的设计和安排,便于我们及时记录 OKR 进程,也能随时查看和修改,还可以作为 OKR 文化的载体进行传播和互相学习。
当然,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前期在组织内部导入 OKR 时,可以先参考使用我提供给你的模板,如果感觉用得不太顺,可以基于我的模板进行改善和裁剪,找到适合你组织的应用形态。
模板 1OKR 制定模板
使用场景:按照组织中绩效制定节奏,在开始制定或是过程中需要新增 OKR 时使用该模板(这里所提供的模板均是基于季度的 OKR 制定节奏来呈现的,下同)。
操作流程:先确定方向 O再生成每个 O 的 KR所有 OKR 都需要上下级共识([可参考 08 课时 OKR 制定流程],我列举了详细案例说明)。
注意点:
O 和 KR 要遵循自上往下以及自下而上的生成规律([参考 04 课时]
O 和 KR 的制定需要遵循我先前讲过的原则([具体参考 05 课时]、[06 课时]
每个 KR 明确责任人,如果有依赖方就把配合方也明确出来;
OKR 的自主性也体现在主动和依赖相关方的沟通共识上;
每个 KR 需要投入的资源和精力不同,所有需要进行比较,设置权重。
模板 2OKR 物理看板原型
使用场景:每天站会时使用该 OKR 物理看板。
操作流程:首先在团队工作现场搭建该物理看板,然后在团队内制定使用该看板的规则,也就是每日固定时间,来看板前基于每日站会三问过每个工作任务的进展。
注意点:
团队基于看板的每日站会,规则一旦制定必须刚性执行,否则看板就白搭了;
建议通过横向泳道区分出不同的项目或业务;
建议制定团队成员的头像,更加透明团队成员的工作分布;
建议在物理看板上贴出整个团队的 OKR
看板上的工作任务支撑 KR 的完成,都是从 KR 中拆分出来的。
模板 3OKR 工作周报模板
使用场景:每周写周报时。
操作流程O 和 KR 都是制定时生成的,可以直接复制到周报里,但需要更新每个 KR 的进展和信心指数。遇到的问题、阻碍越多,信心指数就标注越低,对应着 KR 下方的问题&风险就要重点描述,反之信心指数越高,说明完成该 KR 没有阻碍,问题&风险可以写无。除此之外,周报中还需要体现完成每个 KR 所做的日常工作,包括本周所做工作(较详细)以及下周工作计划(简写)。
注意点:
123对应的就是每日站会上的工作任务
彻底完成的 KR建议在周报中可以用灰色来标记
建议可以突出周报中“问题&风险”内容,标记红色并加粗;
可以说明 OKR 变更情况,通过周报管理经营变化;
周报要发给与完成 OKR 都有关联的相关方。
模板 4OKR 季中盘点模板
使用场景:过程中对 OKR 完成情况盘点时使用该模板,盘点节奏可以每月或者在一个季度的季中来进行。
操作流程:盘点时,个人要更新完 OKR 的整体进度,然后主动约上级时间进行 OKR 盘点,或者上级主动发起,来组织整个团队的过程盘点。
注意点:
OKR 过程中的盘点,一定要正式化,也就是上级管理者必须要参与;
盘点时发现的问题,先做现场共识,及时记录并做后续跟进;
盘点时发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后续需要发起专题讨论,形成新共识;
管理者这时候充当的是教练,做绩效辅导,目的是帮助下属解决绩效实现过程的问题;
下属要主动叙述绩效完成情况,坦诚交流问题,并努力获得上级支持。
模板 5OKR 季末闭环评分模板
使用场景:组织中绩效闭环管理时。
操作流程:一般由 HR 侧发起整个 OKR 绩效闭环评估,团队中个体先进行自评,然后拉起 OKR 实现过程的相关方,对每个 KR 进行评分O 的得分自动计算(参考[08 课时 OKR 闭环评分中的 O 计算公式])。
注意点:
OKR 实现过程的依赖方,需要参与进行评分,并给予评估意见;
上级必须要对下属进行评分,给予评估意见,并关注其他相关方评估意见;
KR 的评分是进度和难度的综合评价,不能仅看进度([参考 08 课时中的 OKR 闭环评分说明]
KR 的评分要绩效导向,关注营收、用户、效率和能力的增长情况;
关注自驱型 OKR 的实现情况,给予鼓励和激励倾斜;
组织中的激励要参考 OKR 评分结果来给予,否则 OKR 就会沦为形式。
小结
从无序混乱中变得高效,就是要有规范化的管理,而模板是承载规范化管理的落地工具之一。
同样的OKR 工作法中各个关键时间节点的模板,也是我们高效落地 OKR 的有效抓手。
最后,还可以结合我在 12 课时中介绍的 OKR NPS来收集 OKR 模板在应用过程中的问题,持续改进,迭代出最适用于自己组织的 OKR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