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趣谈网络协议/结束语放弃完美主义,执行力就是限时限量认真完成.md
2024-10-16 11:00:45 +08:00

71 lines
7.3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结束语 放弃完美主义,执行力就是限时限量认真完成
你好,我是刘超。
从筹备、上线到今天专栏完结过去了将近半年的时间。200多天弹指一挥间。
我原本计划写36篇最后愣是写到了45篇。原本编辑让我一篇写两三千字结果几乎每篇都是四五千字。这里面涉及图片张数我没具体数过但是据说多到让编辑上传到吐。编辑一篇我的稿件的工作量相当于别的专栏的两倍。
人常说,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但是,写这个“趣谈网络协议”专栏,我收获的东西远超过我的想象。我希望你的收获也是如此。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把时间放回到这个专栏最开始的时候,我慢慢跟你讲。
我不是最懂的人,但我想尝试成为这样的人
今年年初,极客时间来找我,希望我讲一些偏重基础的知识,比如网络协议。
他们一提到这个主题,我就很兴奋,因为这也触动了我心中长期以来的想法,因为网络这个东西学起来实在是太痛苦。
但是,说实话,接下这个重任,我心里其实是有点“怕”的。我怕自己不够专业,毕竟业内有这么多网络工程师和研究网络理论的教授。我讲这个课会不会贻笑大方啊?
我知道,很多技术人员不敢写博客、写公众号,其实都有这种“怕”的心理:我又不牛,没啥要分享的,要是误导了别人怎么办?
如果你想做出一些成绩,这个心理一定要克服。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对于某个东西,你研究的时间不一定是最长的,但是你可能有特殊的角度、表达方式和应用场景。坚定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就开始投入热火朝天的专栏写作了。
一旦开始写,我发现,这个事情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它会花费你非常多的个人时间。写专栏这几个月,晚上两点之后睡,周末全在写专栏,基本成为我的生活常态。但是我想挑战一下自己,我觉得,只要咬牙挺过去,自己的技术就会上升一个层次。
放弃完美主义,执行力就是限时限量认真完成
技术人都有完美主义倾向,觉得什么事情都要钻研个底儿朝天,才拿出来见人。我也一样。
我曾经答应某出版社写一本搜索引擎的书。这本书分为原理篇和实践篇。我总觉得我还没把原理篇写完,就不能写实践篇。但是,仅原理篇我就写了一年。搜索引擎就火了一两年,最后时间窗口过了,书稿没有完成,这件事儿也就这么搁浅了。
所以,完美主义虽然是个很好听的词,但是它往往是和拖延症如影随形的,它常常会给拖延症披上一个华丽的外衣,说,我是因为追求完美嘛。但是,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理论研究半天还没动手,执行力很差。时间点过了,就心安理得地说,反正现在也不需要了,那就算了吧。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自己好像陷入了瓶颈。
我慢慢明白过来,我们不是为了做技术而做技术,做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需求的。完美主义是好事儿,但是,坚持完美主义的同时要限时限量地完成,才能形成执行力。
写这个专栏之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每周都要写三篇文章,压力很大,根本容不得任何拖延。如果我还是坚持以前完美主义的做法,读完十本书,用三年时间把网络协议都研究透再来写,那现在就没有这个专栏了。
如果我们要强调执行力时间点这个因素就至关重要。在固定的时间点上就要把控范围不能顾虑太多要勇于放弃。就像给产品做排期先做最小闭环的功能集合其他的放在以后再补充。在这个前提下以自己最大的限度往完美的方向上努力。比如我觉得每天2点睡是我的身体极限努力到这个程度我也就无愧于心了。
所以说,我们做事情的目的并不是完美,而是在固定的时间点,以固定的数量和质量,尽可能认真地满足当时的客户需求,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做肯定会有不满意的地方比如很多同学在留言区指出我的错误甚至有的同学提的问题我原来都没思考过。但是我觉得这些都不是事儿。我可以再查资料再补充、再完善。所以后来时间宽裕了我还增加了5期答疑回答了一下之前没来得及回答地问题。高手在民间咱们一起来讨论和进步。这个过程已经让我受益良多。
保持饥渴,不怕被“鄙视”,勇于脱离舒适区
有人可能会问了,你看你既不是最专业的,还不追求完美,真的不怕被人“鄙视”吗?
被“鄙视”,谁都怕,这也是为什么越大的会议,参加人数越多的演讲,越是没有人提出具体的问题。大家都怕丢人,看上去好像大家都听懂了,就我啥都不懂,我要是问,被大家笑话怎么办?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吧?我也来给你讲讲我的亲身经历。
我从Windows开发去做Linux的存储系统开发时连Linux man都不会看我在惠普从事OpenStack实施工作的时候对于网络的了解一塌糊涂一直被甲方骂我在华为做云计算支撑运营商项目的时候面对一大堆核心网词汇一脸懵我在网易云对内支撑考拉的时候在微服务架构方面也是小白……被“鄙视”了这么多次之后我不怕了。因为这每一次“鄙视”都可以让我发现自己的短板然后啃下这些东西这不就是最大的收获吗
我就是这样一直被“鄙视”着成长起来的人,我就是常常在别人分享的时候坐第一排问很傻的那种问题的人,我就是常常一知半解还愿意和别人讨论的人……
怕被“鄙视”,说明你还不够饥渴,还没有勇气脱离你的舒适区。 在你熟悉的领域里面,你是最最权威的,但是,天下之大,你真的只满足于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吗?
很多人因为怕被“鄙视”,不敢问、不敢做,因而与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擦肩而过了。直到有一天你用到了,你才后悔,当时自己怎么没去多问一句。
所以,当你看到一个特别好的、突破自己的学习机会,别犹豫,搭上这辆车。等过了十年,你会发现,当年那些嘲笑、轻视,甚至谩骂,都算不了什么,进步本身才是最最重要的。
今天,咱们没有谈具体的知识,我只表达了一下我的观点。我就是那个你在直播里看到的,那个邋遢、搞笑、不装,同时做事认真,愿意和你一起进步的技术大叔。
脱离舒适区吧,希望我们可以一起成长!
最后,我在这里放了一个毕业调查问卷。如果你对这个专栏或者我本人有什么建议,可以通过这个问卷进行反馈,我一定会认真查看每一封的内容。期待你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