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分布式金融架构课/结束语金融之道,与你同行,虽远尤欣.md
2024-10-16 06:37:41 +08:00

37 lines
4.2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结束语 金融之道,与你同行,虽远尤欣
你好,我是任杰。
时光荏苒,转眼间就到了我们专栏的最后一讲,感谢你的一路相伴。这个专栏自夏蝉构思,于冬雪完稿。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因此借着最后一课,我想再给你分享一下我自己学习分布式金融系统的思路。你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思维方式去借鉴,也可以作为本专栏的学习指南。
作品都需要有一条主线,专栏也不例外。乍一看,你也许觉得这个专栏内容十分繁杂。开始从金融业务切入,几讲之后便过渡到软件工程,随后是平时我们很少见到的事件溯源架构和双时序数据库,最后还补充了一些看上去和金融无关的分布式系统知识。
其实每个部分深入下去都可以有精彩之处,但我每当此时便戛然而止,马上转入下一个话题,所以这个专栏难免有一种浅尝辄止的嫌疑。其实不然。金融系统强调的是正确性,这个问题我们在专栏最初就讨论过,而正确性的定义可大可小。这个专栏虽然内容繁多,但是如果顺着正确性从大到小的主线来看,一切存在便都合理了。
还记得我们在开篇词给到的分布式金融系统全景图么?这三个部分,分别对应的是业务正确、架构正确以及基础正确这三个维度。
往小了说,金融系统的每一行代码都需完成应尽之责,恰如其分,不多不少。代码构成的组件也应该完成组件应有的功能。这些组件之间的交互在一台机器的情况下,应该具有合适的正确性。而多台机器之间的交互,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正确性。那么这些基础组件的正确性如何衡量,如何实现、如何选择、如何验证,便成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基础正确。
进一步说,正确的基础工具也需要有正确的用法,否则就如烧琴煮鹤,对花啜茶。用的方式各有千秋,但也不外乎事前、事中与事后三个阶段。事前须认真遴选数据,仔细斟酌数据的时间。事中处理要处处留痕,步步小心。事后要勇于自我怀疑,三省吾身。组件于系统之中,犹如人于社会之中,需要往来交互彬彬有礼,应答有方。这就是架构正确。
往大了说,正确地做事不如做正确的事。金融系统赋能于金融业务,系统为辅,业务为主。良相贤臣的辅佐不能只是一味的阿谀奉承,而是要既知晓熙熙攘攘,又心怀诗和远方。金融业务虽纷繁复杂,但金钱如水,来往之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金钱的融通抽象出来就是信息的传递,因此信息系统的规律需要和金融业务的规律相互契合。这就是业务正确。
总结来说,金融业务纷繁复杂,因此学习金融架构须庖丁解牛。先识大体,从复杂业务中抓取脉络。再将业务脉络变为架构原则,做到神形兼备。最后仔细雕塑,以匠人之艺成百年之业。
正是这样的思路主导,所以我在讲解过程中,有意避免过于深陷细节。内容过深,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吹毛求疵的过程中慢慢迷失正确的方向。因此专栏尝试立于核心的金融业务之上,鸟瞰金融软件架构。此为其一。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科学,讲求知行合一。而近世互联网的发展逐速而不守格,但欲速则不达,知其然也知所以然方为正道。再则金融关系国计民生,可大可小。根基不稳,大厦必倾。因此斟酌再三,行文兼顾实践同时,亦重底层逻辑。此为其二。
一二之选决定了这个专栏的行文考量。若有语焉不详之处,还望指摘。金融之道,形单影只,与尔同行,虽远犹欣。
最后,我给你准备了一份毕业问卷,希望你能花两分钟填一下。非常期待你对这个专栏的评价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