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tech/专栏/深入浅出区块链/尾声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md
2024-10-16 09:22:22 +08:00

53 lines
4.6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因收到Google相关通知网站将会择期关闭。相关通知内容
尾声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深入浅出区块链”这个专栏是在我的从业经验和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我开始从业区块链的时候,当时比特币的价格还在三四千人民币左右。区块链也还是小众的技术,相关的中文资料并不多。
我只能去硬啃英文资料,并去尝试编译以及调试比特币的代码,才逐渐掌握了一些区块链的技术概念。
当时,很多区块链的概念还停留在比特币上,虽然比特币所采用的技术都是现成的,但是它的代币设计思路却是以前没有的。
对我来说,这种设计不仅仅是编程技术的吸引,它由于交叉了分布式系统和经济学的知识而格外具有魅力。
我对区块链的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决定离职加入区块链创业公司也就是现在的维优元界2016年下半年我开始开发一个属于自己的公有区块链项目。
这期间除了深入研究了区块链的基础技术我还学习和研究了数字货币、区块链的Token设计当然了顺便也了解到了一些炒币的知识。
2017年的深圳在架构师峰会上我第一次向国内技术圈子介绍公链以及数字资产的概念引起了一些人的的兴趣。当时正值圈内ICO火爆“造富效应”还不为大众所熟知。
等到9月份时七部委的ICO禁令反倒让比特币和区块链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虽然政策上遇冷但是区块链也开始集聚一些人气领域内几乎成为了“百家讲坛”。
那时,虽然关于区块链的中文资料开始多了起来,但是大多还是停留在概念阶段,诸如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区块链的宏伟蓝图等等。
于是,只要懂比特币和区块链的人都成了香饽饽,各种区块链概念和名词满天飞,我也收到了不少演讲和培训邀请,奈何时间和精力有限,大多数都被我婉拒了。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百家争鸣”极大地推动了区块链的理论创新,坏事是各种观点也给入门学习者带来了困惑,各种言论相互矛盾的都有,四处分散的中文资料无法让入门者获取已经成为定论的基础知识。
与极客时间的合作也是一种缘分2018年初极客时间团队邀请我专门来写一个区块链的专栏这是我第一次写长期专栏。
一开始我以为要写深度内容,等几篇写完后,编辑看完稿件,说我的内容起点太高,普通读者根本没法入门,就这样反反复复修改了许多次之后,我开始找到了感觉。
写作一个专栏就好比交作业一样,让我感觉回到了学生时代。每周定期三篇作业,对于我一个拖延症患者来说,简直是噩梦。
不过好在是与大家一起介绍和分享区块链知识,写作的东西都是我喜欢和感兴趣的,这样两厢抵消下也可以接受。
最困难的其实是如何安排撰写专栏内容的时间,因为平时也有任务在身,中间还常常需要出差,我犹记得,数字身份那一篇文稿是我从纽约到东京的飞机上完成的,还有几篇的部分内容都是在飞机上写作的。
就这样,我投入了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进行专栏的写作。经常八九点下班回来,还要继续码字到凌晨一两点。
最后的两篇,我更是费了更多精力,因为要快速搭建一个迷你区块链的话,我需要先构思好框架再验证设计,然后去进行代码实践。短期的工作量暴增,仅最后的一篇我就花费了整个周末的时间才完成。
写作区块链的文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需要先进行分析、验证,再总结归纳,中间常常要停下来查阅不少参考资料,来进行充分地论证,这些都很费时间。不过,这些对我而言也是十分有益的一件事,这其实也是对自身知识的一个整体梳理的过程。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可以从专栏文章按图索骥,自己挖掘出更深度的区块链内容,这就是我的初衷。
最后,感谢编辑辛苦审稿校对,感谢极客时间,感谢所有为这个专栏提供过技术支持的同事与同仁们。同时,我也要感谢一直以来收听并支持专栏的你,感谢一路的相伴与成长。